广东省药店密度高于全国水平,药品零售行业竞争压力大。除了发源于广东的大参林,老百姓、益丰、一心堂等上市连锁也纷纷进驻广东抢占市场;此外,高济医疗、海王星辰、南北药行、国大系、广药系等连锁扩张势头也很凶猛。
广东金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浩涛表示,未来行业的兼并收购会加剧,集中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小连锁只有走差异化经营才有出路。面对强敌环伺的市场环境,金康大药房通过优化品类结构、融合线上线下、强化消费体验等一系列措施,使自己在广东站稳了脚跟。
优化品类结构
郑浩涛判断,未来社会药房会有两种模式分化:一是走专业路线的DTP及慢病药房,二是走大众路线的健康药房、社区慢病药房、综合药房。金康选择了后者,在品类结构上重点打造健康养生品类。
广东的中药市场较为成熟,金康着重对中药品类进行加强与延伸,如参茸、阿胶、燕窝等。
近一年多,金康推出“小菳心鲜”燕窝,打造定制化、个性化、年轻化、时尚化的鲜品,即订即送,一小时送达。广东经济发达,养生理念超前,对燕窝这一高端滋补品的需求旺盛。基于在天河城、广百、吉之岛等商场开设店中店的优势,金康积累了大批附近写字楼白领及高端住宅区居民的顾客群体,对于打开鲜品燕窝的市场又加一码。同时,金康还发挥药房的优势,把“药”的元素融入到燕窝里。
“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定制化制作,比如针对长期吸烟造成咽喉不适的顾客可加川贝,针对有美容养颜需求的白领丽人可添加玫瑰花等。”郑浩涛说,服务的便捷性和顾客的体验感是他最为看重的。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的发展,顾客对鲜品的认知和需求不断提升,保鲜技术、物流技术能够支持鲜炖燕窝的定制化和配送,O2O模式可更便捷地触达顾客,让消费者获得良好的体验。
此外,随着医药分家的推进,4+7的落地,慢病市场也是大家争相抢占的一块蛋糕,金康也在深化慢病服务。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它作为脑卒中的急救用药,有广阔的市场。除了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还有很多药厂也加入了安宫牛黄丸的生产大军。
在郑浩涛看来,一方面这些厂家的进驻加剧了安宫牛黄丸单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它们也在做大这块蛋糕。他表示,“安宫牛黄丸在中风急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方面的作用毋容置疑,安宫牛黄丸是一个增量市场。”
供零双方强化合作,在营销推广上有所创新,才能把安宫牛黄丸单品做强。北京同仁堂发起的“药店演说家·脑健康宣教公益大使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药店人参与,金康大药房也有不少店员参与其中。郑浩涛认为,这个活动能给店员一种新鲜感,锻炼员工的表达能力,提升员工的互动能力,增强员工在中风领域的预防、保健、急救等方面专业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融合线上线下
近年来电商对实体的冲击力度加大,尤其是疫情期间,电商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加速布局电商是各零售业态的必然选项。人们的消费习惯是多元的,健健康需求是多样化的,尽管电商把客流分走了部分,但是实体的机会也很多。所以,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是一个优化选项。
“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连口罩都转到线上预约,这也是给我们上了一堂课。”郑浩涛介绍,金康目前正在全力融合线上线下,在加大与第三方平台的O2O业务合作的同时,也搭建了自有商城云店,即每一家实体店都有线上线下店。在云店推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店员来说,三种模式对应三种营销场景,顾客进店销售叫现场营销,O2O定位为进场营销,B2C为原厂营销,员工更多停留在现场营销场景,他们的意识需要转换。”
有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思维,借力互联网工具,强化服务和顾客体验,才能打好客流保卫战。
客流下滑是连锁药店面临的难题,郑浩涛认为客流无外乎三个去处:一是社区医疗,二是线上,三是同行。药店受政策影响非常大,抛开政策因素的影响,必须融入互联网,发挥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作用。同时,通过强化服务,优化商品结构、价格体系、门店布局,多措并举,靠实力和耐心把顾客抢回来。“便利性很重要,比如高铁卖的东西比便利店贵,但还是会有很多人在高铁站买。同样是药,你卖5块,别人卖3块,但是由于你的便利性突出,顾客也会买单。”
今年上半年,金康的销售额比年同比上升16.8%,由于疫情影响,疫情防护相关产品的动销占销售额的6成左右;5月以后,每月环比增长七八个百分点,发展势头良好。
郑浩涛表示,金康下一步将继续发展特许加盟模式,推进“七统一”的步伐,优化直营店布局,优化商品结构、融合线上线下、强化消费者体验,以差异化、多元化服务开拓更广阔的大健康市场。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