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预习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全书

点击上方蓝字   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出有机小分子。                  

(6)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水蒸气等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胸腺)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4)非特异性免疫(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三道防线)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例1.自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血液B.精液C.乳汁D.握手

(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指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

关心帮助他们,不应该歧视他们,但要注意在交往过程中避免碰破皮肤,以免感染。

例2.艾滋病除通过性传播外,还会通过

A.水源传播B.握手传播C.输血传播D.空气传播

例3.把卵蛋白注射到兔子的血液中,一周后取兔血制成血清,如果在血清中加入蛋白,则产生沉淀。卵蛋白相当于

A.抗体B.抗原C.病原体D.外来刺激

例4.“非典”流行期间,张某家定期大量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结果家庭成员相继出现了乏力、关节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A.中草药引起的第Ⅲ型变态反应B.体内产生了免疫球蛋白

C.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引发了免疫反应D.药物中毒

例5.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A患乙型肝炎的B家里健康的猫、狗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例6、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分组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无病症

乙组绵羊

不注射任何病菌

无病症

注射活性病菌

有病症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体内有抵抗炭疽病的抗体。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作为对照。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甲组(选填“甲组”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1.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伤害。

2.处方药(R):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3.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4.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5.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6.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3.为防止疯牛病传入境内,我国政府宣布严禁进口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牛肉及奶制品,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我国所采取的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计划免疫

4.某人下肢受伤,暗红色血液从伤口缓慢流出,采取的止血方法是

A.在伤口处贴上创可贴B.远心端止血带止血

C.近心端止血带止血D.消毒伤口,再用消毒沙布包扎

5.下列哪种反应能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A.病人的胸扩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从口中排出

B.松开病人鼻孔,有气体排出C.病人有突发性动作D.病人的脉搏有轻微搏动

6.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A.肝炎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遗传病D.传染病

7.酒精中毒(醉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抑制人的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

8、现在的家庭,忧患意识和保健意识都比较强,家中常常配备了小药箱,除了备有某些家庭成员特殊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物,感冒类的如感冒冲剂,发烧类的如阿司匹林,肚子着凉发炎类的如黄连素,外伤类的如红药水。常用的药物,如乘晕宁是晕车时用,硝酸甘油是心脏病人常用的药物。

9、现代文明病主要有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它们虽然不是传染病,但现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11、当遇到人突然晕倒时,下列哪一种紧急求助的方法最为合适()

A、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等候急救车

B、先拨打“”,在急救车到来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C、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然后拨打“”,等候急救车

D、先拨打“”,在急救车到来前,先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

12、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探究的课题是烟草进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什么影响?

(2)实验的方法是探究法。

(3)设计的原则是:对照试验的原则。

(4)提出的假设是: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加快了,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有影响。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没有影响。

(5)实验用的水蚤的数量是10只,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6)观察水蚤的心率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用计时器计时数数,来确定水蚤的心率。

(7)为了避免实验的误差,我们可以采用以10秒为计量单位重复计算来确定。

(8)实验的结论是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1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14、药物按照是否需要职业医师或者职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进行购买而分为处方药(R)和非处方药(OTC)。无论是哪一种药,在使用之前,都要仔细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15、爱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这种病于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现已在全世界传播蔓延。

(1)请你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上谈一谈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假设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了HIV,你将如何与他(她)相处呢?为什么?

16、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曾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流行,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正确措施后,该病现已得到有效控制。SARS病毒引起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肺受到损伤。

(1)将非典病人与非典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2)向群众宣传预防非典的知识,动员群众喝中药预防,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用已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非典病人,这是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而已康复的病人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

提出的假设是:

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加快了,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有影响。如果烟草浸出液加入到含水水蚤的水中,水蚤的心率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生命活动没有影响。

目的: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材料器具:显微镜,载玻片,吸管,酒精,量筒,计时器,水蚤等。

方法步骤:

(1)在池塘用小网捕捞水蚤,或在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水蚤。

(2)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速率(次/分)

(3)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5%、10%、15%、20%)滴加到载玻片上。

想一想,如何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4)观察酒精对水蚤心律的影响。

注:水蚤的心律很快,计数时应注意。

讨论:

(1)酒精对水蚤的心律有什么影响?

(2)哪种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

(3)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理解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植物的扦插

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3)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如图:课本P17

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起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内有细胞核。

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

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3.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昆虫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类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基因型比例:DD:Dd:dd=1:2:1

表现型比例:3:1

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2.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女:44条+XX)。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4.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原始地球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9.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6.掌握P55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年以后,桦尺蠖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色的桦尺蠖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A.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生存下去,就要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有利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后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

D.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非典、水痘、结膜炎、蛔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肝等。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致病的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4.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5.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医院。

(2)切断传播途径:如照紫外线,在教室喷洒消毒液。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

(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和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随着纤毛的摆动,病菌等异物能被清扫出去。

(2)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融解。分布在血液,淋巴结,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3)第三道: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2.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特异性免

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

物)。

抗原进入体内促进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抗体对抗原的反应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犹如钥匙与锁的关系)。

4.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

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6.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7.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8.计划免疫意义: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1.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

(2)非处方药:简称为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5.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7.有效期为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年7月31日。失效期为年7月,说明该药可以用到年6月30日。

8.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看课本84页。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则应同时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操作看课本85页。

10.出血和止血:

(1)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医院救治。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身体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况。

4.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2.探究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1)提出问题: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3)制定计划:

供选择的材料: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A.水蚤的正常心率为:—次。

B.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4.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5.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6.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学习并没有结束

生物新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反应器、仿生学、生物防治、组织培养等

生物学方面的变化:基因治疗、粮食的工业化生产、科隆人体器官、智能计算机、人造物种等。

中考道法各册知识提纲合辑

七上

七上道法速查速记知识手册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及辨析题总结

七下

七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八上

八上道法速查速记知识手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概括与评论题角度汇编

部编八年级道法(上)期末复习提纲

复习手册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大全

八下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精

九上

九上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论题角度汇编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教材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选择题核心观点

九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届九下道法备考手册届中考部编版道法九年级(上、下)知识点背诵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中考

年中考道法《国情教育》12个考点全梳理

年中考道法《法律教育》19大考点全梳理

年中考道法《生命与健康教育》六大考点全梳理

年中考道法《道德教育》15大考点全梳理

年中考道法《心理健康教育》12大考点全梳理

中考道法知识点及考点汇总

重点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

知识干货

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国情领域”必背知识点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背诵(黄金宝典)

重点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速记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句话记忆

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观点集合

年中考道法一轮总复习基本理论汇总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制必备的50条法律常识

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汇总

中考道法基础知识归类记

中考道法易错点、知识点速记

7-9《道德与法治》中考常规问答基础篇汇编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背诵,重点收藏!年中考道法复习要识记的知识点(完整型+填空型)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频考点大汇总(现象+观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最全初中政治\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核心知识点整理

秋水碧云,净月沉璧,西风起,残雪不惊。忆往昔,云水半曲,不过新词成旧韵。素笺满地,空余相思句。落红十里,如你。笑问红尘深几许,戏一场,而已。

汇总

之初中语文

之初中语文

之初中语文

之初中语文

之初中数学‘七上’

之初中数学‘七下’

之初中数学‘八上’

之初中数学‘八下’

之初中数学‘九上’

之初中数学‘九下’

之初中英语‘基础知识’

之初中英语‘语法’

之初中物理

之初中化学

之初中生物

之初中物理

之初中历史‘七上’

之初中历史‘七下’

之初中历史‘八上’

之初中历史‘八下’

之初中历史‘九上’

之初中数学‘九下’

点击上方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专题回顾

初中数学

年福建省中考数学试卷分析来了!(附试卷及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重难点强化课含视频解析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高考数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有考生评论道:“看完我笑的前仰后翻,也哭的撕心裂肺”!

部编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电子教材(电子课本)

部编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物理的公式总结

物理学科的九大常识~

物理公式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物理的公式总结

化学溶液质量分数

重点化学方程式、实验动图、混合物的分离

往期回顾

●专题汇总回顾●汇总

或者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ukouwuweiwan.com/jjyycc/88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