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患者,男,28岁。在野外遭雷击心搏骤停,现场抢救时最初的措施是
A、迅速查明患者身份B、拨打C、医院D、胸外心脏按压E、人工呼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和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而导致死亡,若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措施,则有可能恢复,该患者遭雷击后心脏骤停,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步骤为胸外心脏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D对ABCE错)。
2、题干: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不包括
A、出现自主呼吸B、动脉收缩压8kPaC、黏膜转红润D、瞳孔由大逐渐缩小E、肌张力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是出现自主呼吸,动脉收缩压8kPa;黏膜转红润;瞳孔由大逐渐缩小;肌张力逐渐恢复。
3、题干: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
A、胸骨上段B、胸骨右缘C、胸骨左缘D、剑突下E、胸骨中下1/3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正确的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E对),胸骨下陷至少5cm,按压频率至少次/分。
4、题干:心肺复苏时首选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利多卡因D、去甲肾上腺素E、阿托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复苏药物肾上腺素:救治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首选静脉给药途径利多卡因:治疗和预防心室颤动首选药物碳酸氢钠:纠正酸碱失衡。阿托品:兴奋心脏、抑制腺体分泌异丙肾上腺素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主要对心率和心搏量的影响较肾上腺素显著;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弱于肾上腺素,但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
5、题干:正常体温时,脑细胞对缺氧耐受的时间是
A、30分钟B、60分钟C、1~2分钟D、4~6分钟E、7~10分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复苏的目的不仅是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更重要的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一般认为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D对)。
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6、题干:97.该患者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A、肌内注射B、气管内滴注C、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心内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复苏药物的用药途径:首选采用静脉给药,其次是气管内给药,最后才考虑心内注射。(C对)
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7、题干:98.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A、阿托品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利多卡因E、异丙肾上腺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C对)
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8、题干:99.复苏过程中心电图示心室纤颤,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应用阿托品B、电击除颤C、加用碳酸氢钠D、应用利多卡因E、应用肾上腺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用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是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B对)
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9、题干:.患者后期复苏采用了低温治疗,需持续时间至
A、血压平稳B、体温33℃~35℃C、神志恢复D、肌张力正常E、呼吸均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复苏时用人工降温,降温前先用降温辅助药物,然后戴冰帽,再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置冰袋,使体温降至35℃~33℃,肌张力松弛,且以呼吸血压平稳为准。降温需持续至神志恢复。(B对)
A.开放气道,维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D.电除颤E.维持有效循环
10、题干:二期复苏的内容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二期复苏又称高级生命支持(ALS),是基本生命支持的延续,主要是复苏器械、设备和药物治疗,争取最佳疗效和预后的复苏阶段,ALS期间应着力恢复和维持自主循环,为此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对室颤及无脉室速者进行早期除颤(D对);放开气道,维持气道通畅是初期复苏的关键,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维持有效循环是初期复苏的主要措施(ABCE错)。
---你今天答对多少题?---
?
思考题:药物治疗是应注意观察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应注意观察其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如应用退热药物后,应注意体温的变化,有无虚脱或休克的发生)
刷题不够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