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平县刘贵芳爱心敬老院院长
在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平县刘贵芳爱心敬老院院长刘贵芳提交了5份建议,内容主要是《关于修改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乡村医生管理条例部分条款的建议》、《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城乡医保报销的建议》、《关于将救护车辆纳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建议》、《关于增加基层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的建议》、《关于持续推进康养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增加基层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的建议
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分级诊疗在全国已经初见成效,但大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性好转。医院还是人满为患,群医院跑,医院病床闲置,大病看不好,群众遇到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优势资源多数集中在区域性城市,并且药品数量大、品种多,大病对于农村患者来说是必须看的病,医院;医院病床闲置原因主要是农村群众遇到多发病、常见病一般还是在乡镇卫生院,医院。因此,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农村多数患者看病就医的繁重保障工作。经以上分析,引导基本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建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到县外”的分级医疗模式,方向是对的,是群众认可的,能够让群众就医更为方便,医院的就诊压力,但是说跟做是两个概念,目前医保、医药属于医疗保障部门管理,医疗服务属于卫生健康部门,乡镇一级卫生院接诊很多农村群众,需要很多药品做支撑,但这些药品都不在报销范围内,例如就连感冒用的清开灵、脑血管病常用的脉络宁、中药饮片常用的柴胡,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目录中。我身在农村,目前农村群众就诊需要用的很多药,患者只有自费购买,无形中增加了农村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因此刘贵芳建议:一、相关部门多到基层农村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真正了解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措施。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基层乡镇卫生院用药目录,药品多了,品种全了,才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急需、群众期盼,才能让患者体会到政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于将救护车辆纳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建议
救护车是特种车辆,特别是在抢险救灾、院前急救、接送患者等众多医疗救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救人如救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护车近途医疗救护需要路上车辆、行人让行,中远途医疗救护需要上高速公路,更遥远的医疗救护需要飞机急救。一般中院途医疗救护,救护车辆需要走高速公路,能够缩短路上时间,让更多患者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以挽救,这样成就更多的完整家庭,成就更多家庭的幸福,救人如救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目前情况是医疗救护车辆上高速公路,都是需要缴纳费用通行的。公安车辆、救援车辆、消防车辆、军车、符合“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条件的车辆等也是特种车辆,上高速不需要缴纳费用,因此都是特种车辆,救护车上高速公路需要缴纳费用,这样给人的感觉很不合理,走高速的医疗救护车辆若能够免费,不仅提高救护效率,打通生命通道,也能够体现出高速公路运营方的社会责任,目前国家并未将救护车纳入免费通行的范围,目前经常发生因执行医疗救护任务的救护车缴费而发生争执,从而耽误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养路费改燃油税以前,当时救护车是免缴养路费的,年,国务院规定统一实行燃油税后,救护车就没有任何优厚待遇了,和民用车辆一样。随着油价的逐步上调,救护车收费也逐步上调,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刘贵芳建议:一是出台相关政策,降低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用。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取消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或收费卡口,逐步取消高速公路收费。三是改革高速公路收费体制,免除救护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或设置救护车免费绿色通道,让医疗救护车辆免费通行。关于修改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乡村医生管理条例部分条款的建议
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法明确规定,医师从事诊疗活动,必须在取得医疗机构许可证的场所进行,就是说医生执业地点,必须在办理注册手续时的地点执业,否则就是违法行医。目前的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乡村医生管理条例,都涉及到执业地点,感觉到这些法律法规条例不够灵活、不够具体,有些甚至操作困难,特别是在农村的乡村医生,到乡亲们家看病、出诊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每天数十次,到患者家中打针、输液、治疗,特别是农村的空巢老人和一些弱势群体,按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定就属于违法的范畴。到患者家治疗,如果由于服务人员重大过失造成患者伤亡的,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上门服务的人员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或重伤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样的话只要医生出诊上门服务,如果出现事故,就会承担责任。通过这次疫情看出,来自全国各地的逆行者都到武汉执业,他们为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按现有的法律法规,这是属于非法的,不符合规定的或者说法规条例中没有规定。因此,我认为只要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医生、护士在哪里执业都一样,也就是说放宽多点执业的限制。所以说这些法律法规条例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改,还有许多双执业证的人员,比如既有医师执业资格,还有护士执业资格,但是目前情况下只能享受一种执业资格,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例如,我于年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取得后原来的乡村医生证按卫生部规定自然作废,但由于当时我注册到乡镇卫生院,导致不能继续在村卫生室合法执业。因为当时我注册的是外科、妇产科,村卫生室科目是内科,我真正的执业地点还是在村卫生室,后来为了合法行医我把助理证作废,继续用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这就是我的双证始末。因此刘贵芳建议: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修改相关卫生法规。二、根据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要和卫生健康方针的变化,修订现有的仍是卫生方面过时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三、新修订卫生健康方面法律法规条例应该到基层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使修订的法律法规条例更加符合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四、修订法律法规条例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工作的突发性、临时性、长远性、具体性,灵活制定相关条款,并且做好学习推广解释等系列工作。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纳入城乡医保报销的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5号)提出,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积极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到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据统计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目前政策下,农村人口只能在村门诊报销费用,按往年医保比例每人只有75元费用,常见病、多发病只能去医院住院才能报销医疗费用,医院,很多门诊能治疗的常见病,还要舍近求远,医院治疗,医院收费相对较高,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特别对于农村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经济收入,靠五保低保或者孩子赡养,再加上农村基层收入低,高昂的医疗费用是支付不起的,长此以往,农村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无法得到较好缓解。因此刘贵芳建议: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将居家健康养老、社区健康养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样每年能够大大节约国家医保基金,医院就诊的压力,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给老年人一个幸福的老年生活。关于持续推进康养服务产业发展的建议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现实压力的挑战下,不断健全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势在必行,为此刘贵芳建议:一、紧扣长寿养生主题,推进医养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体育、农业等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借助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发展“医养结合+旅游”、“医养结合+体育”、“医养结合+企业”等新业态。综合利用人文、生态、旅游、食品保健品等资源要素,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服务综合体,开发休闲、养生、娱乐、康体等多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为众多老人完善温馨之家。同时,加快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二、加快乡、村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医养共同体建设,建立远程医疗、养老服务协作体系,重点发展以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重点为老人服务的远程诊断、远程健教、远程康养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远程医疗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丰富的优质化服务,最大程度上关心农民群体、关爱农村老年人。END
广平融媒
编辑:程学虎
审核:杨兵丽
监制:李清波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