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是廖德宁教授在蚌埠二院的专家门诊日。卢女士冒着春寒,早早来到门诊等候,想要把自己定制的一面锦旗,当面送给廖教授。锦旗上绣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八个金色大字。
卢女士的老伴老赵67岁,高血压9年,半年多前开始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每次持续4-5小时。去年12月初的一天,突发言语不清,在蚌埠二院急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脑卒中,经及时给予“溶栓”治疗后好转,但康复期间仍反复出现心慌、胸闷,经人介绍来看廖教授的门诊。
廖教授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根据经验做了认真分析,认为房颤卒中可能性很大,建议住院诊疗。
病人顺利住入蚌埠二院心律失常病区。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果然发现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廖德宁教授带领王勇副主任医师,黄文明、罗凡主治医师等对患者进行“4S评估”,确定房颤是其脑卒中的罪魁祸首,建议积极防治降低再发卒中的危险,并据此制定了包括抗凝治疗在内的“ABC”治疗路径。三周后,廖教授亲自主刀,采用先进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成功地为病人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不日,老赵即出院回家,随访至今,无心悸、胸闷症状发作,自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全家人对其康复充满信心。
“病见于脑,源起于心,要不是廖教授和心律失常病区医护人员高瞻远瞩,尽心尽力,我们全家恐怕难有今天的安康和幸福……”。卢女士手捧锦旗激动地说。
这是心律失常病区运行三个月来,收到的第5面锦旗。
据了解,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以及中风病史密切相关。房颤引起的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一人卒中,全家发疯”。为了规范房颤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中国房颤中心总部制定统一标准,严格审查程序,医院设立中国房颤中心,旨在有效降低房颤及卒中风险。蚌埠二院是皖北首家中国房颤中心,也是安徽省房颤全程管理样板单位。
“我有心慌、胸闷、乏力.这是房颤症状吗?”
“我有房颤,我的卒中风险有多高?”
“我妈妈有房颤,医生建议服用抗凝药,但妈妈既害怕卒中,也担心抗凝药物的出血副作用。有人说阿司匹林、丹参、三七粉能预防卒中,且没有副作用,我妈妈能服吗?”
.......
蚌埠二院房颤门诊或许能为解决您的上述担忧和疑虑尽一份力量。
问
蚌埠二院房颤门诊能做什么?
1、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抗凝出血风险。
2、根据卒中出血风险比提出抗凝药物或非药物建议。
3、多学科(临床、药学、检验、护理等)团队联合帮助房颤患者制定个体化抗凝策略。
4、随访和持续评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效果、抗凝出血风险以及抗凝药物不良反应。
5、传授抗凝药物知识、抗凝用药方法及抗凝药物配伍禁忌。
蚌埠二院房颤门诊预约
-
医院
厚德博爱精诚创新
微博: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