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遵循ABC原则
溺水的危害是致命的,当儿童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溺水可以发生在浴缸、脸盆、游泳池、小河、湖泊等处。
▎正确急救这样做:
1.使用ABC原则,抢救孩子的呼吸(文末附具体操作)
2.拨打
注意:
1.不要倒挂控水(一点用都没有)
2.不要不停拍背
3.不要摇晃孩子使其吐水
3烧烫伤,别吝啬自来水
烧烫伤常发生于6岁以下的孩子。
烧烫伤有多种原因,还可分为一度、二度、三度烧烫伤,处理不好都可能导致皮肤上的瘢痕或者永久性损害。
▎正确急救这样做:
1.“STOP”法则急救(文末附具体操作)
2.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减轻疼痛
注意:
1.不能摩擦烧烫伤部位(可能增加水泡)
2.不能给伤口加料:如涂牙膏、酱油、中草药、蜂蜜、食用油、调味粉等(易造成感染,影响医生判断烧伤程度)
3.不能把水泡弄破(易引起感染)
4.不能用纱布压迫创面(轻轻覆盖后送医可减少创面感染)
4割伤、擦伤等,止血最重要
皮肤表面的一层被剥离,最经常发生的就是流血。
▎正确急救这样做:
止血、清洗、消毒三步走!
1.止血
?轻微出血:直接进行清洗-消毒阶段;
?出血较多:用干净的布、绷带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同时要减少孩子活动或哭闹,避免加重伤口出血
?血流不止:在前面的操作基础上,按住伤口并就医
2.清洗
使用生理盐水,瓶装水、冷白开、缓和流出的冷水等进行冲洗。清洗完后,用消毒纱布压一压伤口吸干水分。
3.消毒包扎
?复杂伤口:找医生
?小伤口:推荐洗必泰,应急情况下碘伏也是可以使用的。消毒后,可以贴上创可贴,或者是用消毒纱布覆盖包扎。
5电击伤,远离电源是第一步
孩子身上发生电击,大部分是因为它们去咬电线或者将金属物品放到了电源插座孔内或电器上。当电流通过孩子接触的水时,也会引起电击伤。
▎正确急救这样做:
1.关掉电源/移走电源/切断电源/把孩子拉开等,千万注意使用绝缘材质的物品,例如木棍、橡胶手套等
2.如果孩子心跳停止,使用心肺复苏术急救
3.如果孩子神志清醒,检查是否烧伤,并立即就医
注意:
由于电击可能造成内部器官损伤,不管看起来状况好坏,都要经过专业医疗检查。
6宠物咬伤,清洗止血打疫苗
动物咬伤的患者中,60%左右都是儿童。
被宠物咬伤后,一定要在正规防疫部门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尽量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送医之前,也要做好必要的伤口急救处理。
▎正确急救这样做:
1.远离咬人宠物,避免二次伤害。
2.创面小、出血少时: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尽可能将伤口洗净,以尽量清除可能存留的狂犬病毒。用纱布覆盖伤口后立即就医。
3.创面较大、出血量大:使用止血带等进行局部加压止血。若止血成功,可同上进行伤口的冲洗后就医,否则应立即就医。
7食物中毒,千万别催吐
来自AAP的数据:每年约有万人服用或接触过有毒物质,其中一半以上是6岁以下的儿童。
▎正确急救这样做:
1.将导致中毒的物品保留,如瓶子里的剩余物品或孩子嘴里的残留物,到时候带给医生。
2.让孩子喝一些牛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催吐!
3.立即就医。8骨折,切忌乱动儿童时期骨折非常常见,主要是摔伤以及车祸导致的。但骨折也分很多种,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当孩子患肢局部肿胀、有明显疼痛感、“动不了”,或者你觉得有可能发生骨折时,就要做好急救措施并且就医。▎正确急救这样做:1.别乱动,可以使用纸质绷带或者卷起的报纸、杂志等做成简易的夹板,防止不必要移位;2.如果有出血,应该按压伤口止血;3.拨打,让专医院。附具体急救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异物呛噎窒息急救处理1岁以上孩子呛噎窒息可用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将双手环抱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脊柱、向胸部方向(即向后向上)快速按压孩子的腹部,反复快速按压,直至异物排出。“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拍背压胸法——异物呛噎窒息急救处理
1岁以下婴幼儿呛噎窒息可用对于≤1岁的婴幼儿,AAP指南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因为胃、肝脏、脾脏相对较大,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不适用,适用的急救手法为“拍背压胸法”。先拍背:将婴儿的身体伏在急救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急救者用手支撑婴儿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拍击婴儿背部和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连续5次,大约1秒1次。压胸法——异物呛噎窒息急救处理如果使用拍背压胸法5次仍然不能将阻塞物排出,那么可以采用压胸法:大人利用双手前臂夹紧婴儿,然后翻转过来,使其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支撑头颈部,婴儿的头朝前、朝下。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上两乳头连线下约1指的位置,快速压迫,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小婴儿胸廓的1/3或者1/2,重复压迫5次,大约1秒1次。如此反复,5次一交替直至异物冲出。如果发现异物已经在婴儿的唇边,要小心将其取出。ABC急救原则——溺水急救处理
ABC急救原则即: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