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SIFIC感染官微
齐心协力应对耐药
地球生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的微生物。其后,自有人类生命活动以来,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历史长河中很长时间都是从医者的巨大挑战。近代抗菌药物的发现和发明,仿若“救世主降临”,让人类对抗细菌有了强大而“万能”的武器。然而以为“万能”的抗菌药物,却由于被过度使用、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连我们生存的环境都受到了抗菌药物的污染。一代耐药菌的产生需要2年,而开发一种新型抗菌药物需要10-12年[1],超级耐药菌的出现,意味着我们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少,药物研发的速度也将落后于耐药菌的进化。微生物和人类正进行着一场“不死不休”的残酷战争。
目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吉姆·奥尼尔预测,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措施,到年全球每三秒将有一人死于多重耐药细菌感染[2]!
了解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齐心协力,应对耐药!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针对日益严重抗菌药品耐药性问题,第六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于年5月通过了一份全球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避免耐药性感染的进一步出现和蔓延。
年5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扩大了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WAAW)的范围,将重点从“抗菌药物”改为范围更广、更具包容性的“抗微生物药物”,鼓励采取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对策来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并决定从年起将每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固定在11月18日至24日。
遏制耐药中国在行动
我国是抗菌药物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除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外,最直接的危害是产生细菌耐药。
在过往近20年,卫生和健康被放到政府民生工作中最重要的位置。通过多年努力,抗菌药物使用量直线下降,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有了明显提升,医疗工作者经过专业培训合理用药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在我国目前还存在细菌耐药形势严峻、用药结构不合理、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等挑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部门领域的协同工作,从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农业、畜牧业等方面,加强合理用药教育,遏制细菌耐药!
WAAW宣传资料包
图为世卫组织为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设计制作
本期编辑:曾峥张建波责任编辑:李晓玲监审:李玉琼
校对:曾峥查明邱继才
投稿邮箱:pesrmyyx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