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世界结核日
世界结核日
(WorldTuberculosisDay,又称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并积极宣传此病的防治的重要。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正常人接触肺结核病人后,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感染疾病。此病曾肆虐全球,被视为“白色瘟疫”。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即下午或傍晚开始升高,翌晨降至正常。部分病人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育龄期女性病人可以有月经不调。
临床上结核病可分为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其中继发型肺结核又分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根据治疗经过分类
初治肺结核
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正在进行标准化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为初治肺结核。
复治肺结核
初治失败的患者,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不规律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慢性排菌者,有上述情况之一者为复治肺结核。
1.预防
肺结核虽然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但是其可防可控疾病,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可以降低结核的发病率。
2.传播途径:一种是空气中的结核杆菌,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长,这样人就会被传染上肺结核。另一种是血液传播:即原发肺结核病灶迅速发展,结核性脑膜炎等等疾病。
3.主要症状:咳嗽,浑身没有力气,人渐渐消瘦,晚上睡觉常常盗汗,面部潮红,下午发低烧,胸口发闷,严重的时候还会咯血。
4.预防措施
新生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可有效预防肺结核重症疾病。
平时注意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患者的日用品、衣物、被褥等应注意晾晒。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