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国内首个纯公益 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m(Rocephin)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同类药品还有头孢氨噻三嗪、头孢三嗪、氨噻三嗪、头孢菌素、头孢泰克松等。
目前规定使用头孢菌素稀释液在临床上做皮肤过敏试验,以预测对头孢菌素过敏的价值,尚未被确认(《临床药理学》(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年),故迄今并无使用头孢菌素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的明确规定。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人民卫生出版社,年)一书中,收载头孢菌素注射剂8种,其中仅头孢美唑注意事项中有“用药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为宜”的要求,其余各药均注明“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鉴于头孢菌素类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概率远低于青霉素类,故有临床药理学家指出,若患者仅对青霉素有过敏性皮疹反应,且病情又确需使用头孢菌素,则可用头孢菌素配成μg-ml-1的稀释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若皮试反应阴性,则仍可在临床妥善监护下使用该头孢菌素(《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医院为策安全,要求使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前都用该药稀释液做皮试。其价值尚待实践中进一步证明。医院则认为,头孢菌素皮肤试验预测机体的过敏状态,其意义并无定论,故使用头孢菌素注射剂前,仍以青霉素皮试为判断依据。
凡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则不用头孢菌素。在当前的医疗社会环境下,采取这些十分谨慎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强调,使用有潜在致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应十分重视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需掌握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适应症,一般性感染、用头孢菌素口服剂型可有效控制者,则不必用该类药物注射剂型;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是否有用药过敏史。
为预防万一、保证安全,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在基层医疗条件下,可改用其他类型有效抗菌药物;在注射使用头孢菌素类药品后一段时间内,应对患者严密监护临床用药反应;注射室应备有及时处置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总之,目前头孢类药物没有明确的皮试规定,但是,必须依据药品说明书执行,否则出现问题只有执行者负责。
什么是皮试?皮试是皮肤(或皮内)敏感试验的简称。某些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色素C等,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为了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规定一些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皮试阴性的药物可以给病人使用,皮试阳性的则禁止使用。
如何分别皮试结果是阴性还是阳性?皮试15~20分钟后,可以根据皮丘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皮试结果呈阴性还是阳性。
皮试阴性:皮丘无变化,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患者无自觉症状。皮试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瘙痒;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同一药物每次用都要皮试不管之前有没有过敏史,之后都有可能过敏,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随着机体的反应不断变化的。同一个人不同时间,不同状态,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同,同时间药品批号不同,不同厂家的药品浓度等也有区别,所以,必须重新做皮试。除此之外,输液速度、温度也会有影响。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即使以前用过药,再用时仍要做皮试。
皮试时以下四点不能忽视1.做皮试时不能空腹
做任何药物的皮试,患者均不能在空腹时接受注射。这是为了防止空腹时,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与过敏反应相混淆。
2.不要隐瞒过敏史
当医务人员询问是否有过敏史时,应如实回答,因为有同类药物过敏史的人不能接受该药物的皮试。
3.皮试后不要抓挠
接受皮试的患者,不要揉搓、按压、搔抓皮试局部,以免影响皮试结果。
4.皮医院
注射皮试液后,患者不可自行外出,也一定不能离开医务人员的视野。需要静观15~20分钟,等待医务人员判定皮试结果。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头晕、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需立即报告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