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已爆满,
哪怕是网上预约挂号都只能挂到N天后。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国儿科医生实在太缺乏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如果每千名儿童,
拥有的儿科医生数在1.0个以下,
儿童疾病死亡率飙升!
在美国,每千名儿童,平均拥有1.6个儿科医生。
在日本,每千名儿童,平均拥有3.9个儿科医生。
而我国,每千名儿童,拥有多少个儿科医生呢?
0.53个!0.53个!0.53个!还在下降中
意思就是一个儿科医生要照顾个孩子!
去看过儿科的家长都知道,
每个医生旁边都是一大堆家长围着不停地询问。
患儿基本上不会说话或者说不清楚症状,
只能靠医生的经验和各种检查。
儿科医生普遍要花费比成人多3-4倍的时间和精力来看诊。
小朋友哪里痛啊?
哇~哇~月亮上痛!?
但是医生在检查时,
孩子都会哭闹、满地打滚,
检查难以进行。
就因为这样,
儿科看一位患儿都七手八脚的,
需要成人3-5倍的人手,
才能完成诊断和检查。
全国儿科都这样,成都也是这样爆满的情况
进入冬季,包括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医院、医院医院急诊儿科开始进入看病高峰期。急诊儿科的夜间接诊量逐渐逼近白天,在22、23日两天,甚至超过白天接诊量。
温度骤降的冬天、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二胎带来的高出生率……使得今年冬季的急诊儿科高峰期格外长。
(来源:成都商报)
医院儿科也是一片繁忙
入冬以来,气温不断下降,流感和腹泻的患儿不断增多,医院的儿科门诊、急诊就诊量飙升,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超过25%。我们在门诊大楼一楼西侧,医生24小时值班,全部开放儿科普通门诊、危急重症诊疗区和留观输液区,每天号源累计已经超过个!12月26、27日,医院急诊儿科的夜间接诊量已经超过人次/天,医院儿科的接诊能力。病区的住院床位也是一床难求!还是满足不了患儿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啊!!!
对于医生而言,超负荷工作,就像在打仗一样,精神高度紧张,一天下来,头昏眼花心发慌,全身冒汗,眼睛完全看不清楚。简单计算一下,一个医生一天看80个患儿,每个患儿平均10分钟,就是医生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卫生间也要13个小时才能看完。
对于患儿而言,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二孩”家庭内部、幼儿园、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场所更容易发生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尤其是家中小孩生病,大人更是特别重视,有一点点小毛病,医院跑。就诊区域空间有限,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好心疼我们的医生和孩子啊!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医护人员安排的秩序就诊,保持安静,体谅医生,配合医生。掌握更多儿童疾病和健康常识,尽可能的照顾孩子,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尽快地让孩子康复。
最近朋友圈疯传一张图片!
就医院毕道濯教授,
关于儿科的用药宝典!
各位朋友,近期孩子患病的较多,大多数症状为高热、咳嗽、流鼻涕,一部分还有呕吐、腹泻症状,主要与近期流行的病毒感染有关。医院儿科人满为患,看病成了大难题。
实际上,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通常一周左右时间都能痊愈(咳嗽流涕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而且,众所周知,病毒感染是没有特效药可治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症状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症处理。如:退烧药退热;流涕咳嗽重时可以配合吃感冒药和止咳药;同时可以吃一点儿清热解毒的小中药,如黄栀花口服液、豉翘退热颗粒或蒲地蓝口服液等。其他就是少量多次喝水、饮食清淡、多休息即可。
孩子出现发热时,医院验个血常规(医院即可),如果白细胞高,考虑有细菌混合感染,可以相应的吃几天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如果血化验正常,是不需要吃抗生素的(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发热早期可以试用奥司他韦(达菲)。
原则上,只要孩子用了退烧药(或配合物理降温)后,体温能降到38℃以下,此时孩子精神状态好,基本不影响吃喝和玩耍,就没有大的问题,继续观察护理即可,一般三到五天体温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孩子服药后体温不降,或体温虽降,但精神状态仍然不好,或伴有头痛、声音嘶哑、反复呕吐等症状,那就要及时就医了。
按照这个办法,可以减少您带孩子排队看病之苦,同时也能尽医院发生交互感染的风险。
以上建议,仅供各位参考。
避免交叉感染小窍诀
儿科主任:愿不在儿科相见!
不吻孩子手和嘴,
不要冲孩子喘气。
不和孩子共用餐具,
不和孩子入嘴同一个食物,
孩子食物自然冷凉不要用嘴吹。
从我做起换种爱的方式!
12月份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
疱疹性咽峡炎,得了以后高烧40度都不退,
嘴里全是疱疹,疼的无法进食。
医生警告家长,
呼吸道病毒是大人通过唾液,和唾液飞沫传染的。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到儿科急诊就诊
1、原因不明的高热(体温超过38.5℃)
2、原因不明的昏迷或抽痉
3、严重吐泻伴脱水、休克
4、呼吸急促、面色青紫、苍白、精神萎靡
5、毒物中毒或异物吸入
6、急性腹痛或慢性腹痛急性发作
7、大量咯血、便血
8、溺水、触电、毒蛇咬伤
9、急性损伤,如骨折、烫伤
10、可疑重度传染病
11、急性过敏性疾病
急诊的“急”,是“紧急”,而非“焦急”
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以上图片源于网络)
成都市医院医院
来源:宣传科编辑:鄢家明审核:邝琰
联系我们
门诊-(8:00-17:00)
医院办公室(总值班)-
急救、-(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