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新闻,很多时候在想,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创可贴就能让孩子的手截肢呢?其实后来罪魁祸首真的是那个创可贴吗?我们继续来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该名女童约10天前左手中指末端受伤,当时用一张创可贴包扎。后来,担心创可贴松掉脱落,孩子又用布条将手指上的创可贴包扎了起来。待数天后打开布条和创可贴时,发现手指末端已经发黑。
随后,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认为,女童左手中指末端坏死,分析是因为在使用创可贴后,又在创可贴伤用布条上进行了包扎,由于包扎太紧,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畅。对此,孩子的奶奶给予了证实。原来,为防止布条松掉脱落,孩子又在布条上用牛皮筋进行了缠裹。
所以家庭中的日常急救尤为关键,稍有不慎,好心就办了坏事,尤其是家中有孩子和孕妇的家庭,在处置急救事件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家有急救箱吗?你的急救箱都装了哪些急救用品呢?如果有家人或者孩子受伤的话,你的急救小窍门有哪些呢?快来跟我们互动一下吧。
孕妇日常急救
1、消化不良:
可口服维生素Bmg及酵母片2~3片,每日3次;或服用健脾中药。
2、下肢肌肉痉挛(腿抽筋):
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后期,常于夜间发生。可服用钙片2片,鱼肝油丸1丸,维生素E5~10mg,一日3次。痉挛发作时,步骤1:脚掌贴平。如果准妈妈在站着时出现腿抽筋,可先将脚跟着地,将脚掌贴平地面;如果准妈妈在晚上睡觉时发生抽筋的症状,可先将脚掌贴平墙面,待较为舒缓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
步骤2:脚尖上翘。脚尖上翘可以带动小腿肚的肌肉,并将小腿筋拉直。肌肉一旦伸直,抽筋症状即可获得停止或改善。最关键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就是丈夫的按摩和安慰。
3、便秘:
妊娠期因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子宫压迫、加之运动量减少,容易出现便秘。孕妇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可口服缓泄剂。如口服果导片1~2片,每晚一次,或用开塞露、甘油栓,但禁用峻泄剂,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有效的防止便秘可使妊娠晚期的痔疮的发生明显减少。
4、下肢静脉曲张:
晚间睡眠时应适当垫高下肢,以利静脉回流。妊娠后期,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穿紧腿长裤可有效避免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5、贫血:
孕妇于妊娠后半期,对于铁的需求量增加,单靠饮食补充是不够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0.3克,每日1~3次口服。对于已经出现贫血症状的孕妇,医院检查,查明贫血原因及时治疗。
6、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孕妇于妊娠末期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侧卧位可使下腔静脉血流通常,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7、下肢浮肿:
在正常情况下,于妊娠后期多有轻度下肢浮肿,经休息后可以消退。如浮肿明显,经休息后不消退。应想到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睡眠时取侧卧位、下肢稍垫高后浮肿多可减退。
宝宝意外事故紧急救护措施
一、割伤和擦伤
新版急救法:
1、用肥皂及冷水洗净伤口,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伤口中,祛除残留物确保伤口干净。如果孩子摔在路面上,路面的灰尘会嵌入到创伤处。这不仅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且会在伤口处留下永久的疤痕。用干净的毛巾或消毒纸巾将伤口处的脏东西擦拭掉,即使宝宝哭着叫疼,你也不能忽略这个步骤。
2、用双氧水杀菌消毒早就过时了,因为双氧水虽能杀菌,但同时也破坏了帮助修复伤口的白细胞,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医院和药店出售的抗菌药膏,任何皮肤创伤,即使仅仅是轻微的擦伤,也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侵入的窗口。
3、使用纱布或绷带也是不错的方法,但不是必须使用。一旦涂抹了抗菌药膏,伤口被密封好,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八小时内就开始愈合。如果伤口比较大,出血快,或者伤口所在处经常和衣服摩擦,使用纱布或绷带便很有必要。使用创可贴需根据伤口形状大小,并每日更换。
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在使用创可贴前,先要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创可贴要保持干爽,弄湿后要马上更换,否则相当于把伤口浸泡在水里,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不利于伤口愈合。
创可贴的使用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外层的胶布不透气,可导致伤口的继发感染。另外,贴的时候松紧要适度,缠得太紧,会使伤口不透气而引发厌氧菌感染,还容易使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创可贴只适用于较为表浅、不需要缝合、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的小伤口。深而窄的伤口,例如被铁钉、刀尖等扎伤,则不能用创可贴包扎,而应在止血后使伤口暴露,以防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
如果是已经感染或溃烂的伤口,创面上有脓液或分泌液,贴上创可贴只会造成分泌物引流不畅,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创伤太严重的伤口在清创处理以前,也不宜使用创可贴;烫伤或脚癣等炎症的伤口,也不适合用创可贴。
二、大出血或伤口深
新版急救法:
1、宽大的止血带容易影响创伤处的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给,导致永久性伤害。控制伤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压迫。
2、将冰袋放在处理好的伤口上有利于压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失。如果十分钟后出血仍未停止,尽快找到儿科医生或将孩子送入急诊室。
3、如果伤害极严重,造成肢体分离破损,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纱布垫或其他消毒用品覆盖伤口。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包扎用品,用塑料袋、塑料布、塑胶手套,甚至一片可折叠的铝箔纸盖住伤口。
4、最好将包扎物固定在伤口处,并松开一角便于空气流通。但假如肺部受到创伤,应立即遮盖住创伤部位,不要留有太大空隙,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被、直接吸入孩子的胸腔中。
三、流鼻血
新版急救法:
1、让孩子的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部向后倾斜,血液会流入喉咙,容易发生窒息或呕吐。
2、不要捏紧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间(鼻骨下面),通常需要用力捏20分钟左右。
3、最好的冷却部位在孩子的嘴里。在口腔上膛放个冰块让孩子含住,以减慢鼻部血液的流动。必须注意: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承受在嘴里放冰块这种方法。如果因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发生碰撞,可以“冰镇”鼻梁,有助于减轻肿胀。
四、中毒
新版急救法:
1、在打通急救电话前什么也不做。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中毒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只有急救中心能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2、父母应当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下资料:
1)吞食的有毒物质的种类,是液体清洁剂,有毒的植物,还是某种药物;
2)孩子的吞食量多少;
3)从吞食到采取措施时的时间间隔多久等等。如果医院,医生建议你让孩子吸入活性碳。
五、烧伤、烫伤
新版急救法:
1、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
2、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应当立即剥离衣物,因为衣物已浸满高温油脂,会继续灼烧皮肤。立即用凉水,注意不是冰冻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5分钟。
3、使用皮肤麻醉剂和护肤品得不偿失,它们很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会使皮肤更加难受。
4、如无破裂的水泡,可以在烧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覆盖住伤处,并用干燥的纱布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水泡破裂或烧伤发生在关节处,尽早请医生帮助治疗,以免在孩子的皮肤上留下疤痕。
六、骨折
新版急救法:
1、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看急诊。
可以等上一段时间,看看孩子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会自行消除。唯一需要做的是举高并固定住肢体。如果2至4小时内,孩子感觉活动或走动时疼痛更加剧烈,则父医院骨科就诊。
2、显而易见的折断则需要及时治疗。
父母应立即给医生打电话。不要移动孩子,如果可能,把孩子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纱布或细绳子,这些都可能阻碍血液循环。
七、头部受伤:如果孩子磕破了头,他可能会出现脑震荡,通常情况下会导致昏厥。尽量使孩子舒服一些,如果流血,就按上述方法处理。即便他看起来完全好了,也要带他去看医生。
八、触电:如果孩子玩电插座或电线,他可能会触电。这可能会导致他停止呼吸和心跳并烧伤身体。立即拉掉总闸。站在干燥绝缘的物体上,比如电话号码簿,然后用扫帚把带电的东西和孩子分开。
九、溺水:如果还在向前跌倒在水里,即使只有3厘米深夜能把他淹死。即便孩子能自己坐着,你也不要让他一个人呆在浴盆里。把孩子抱起来,是他的头部低于胸部。如果他已经失去了知觉,立即给他恢复呼吸。
十、眼睛受伤:如果有什么东西进入孩子的眼睛,你要尽快用水冲洗出来,并尽量看着孩子不要让他用手去揉进了东西的那只眼睛。是孩子的头向后仰,用清水冲洗它的内眼角。如果东西时黏在它的眼皮底下,把他的上眼皮翻开。
十一、咬伤:咬伤范围很广,从昆虫叮咬到动物咬伤都算,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把昆虫叮咬的地方彻底洗干净,贴上膏药。如果是动物咬伤,按上面止血的步骤治疗。
家庭急救小药箱大盘点
每个家庭通常都会有一个急救药箱,以便应对常见疾病和跌打损伤的紧急处理。那么,家庭急救药箱应该准备些什么呢?一般来说,急救药箱的内容物可分为工具性器材、消耗性器材及药品等三大类。
工具性器材
精密的医疗器材一般家庭当然不需要准备,通常也用不着,但是有些小设备非常便宜,而且使用的频率相当高,应该考虑购置。
体温计
供测量体温之用。在非典之后,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一些体温计,特别是水银温度计和红外线耳温枪,请注意要遵守各种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血压计
供测量血压之用,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电子式和水银式血压计。虽然水银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比较准确,但在操作上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建议优先使用通过检验的电子式血压计。
小型手电筒
主要用来查看比较深的伤口或眼睛、喉咙、外耳道之类的问题,有时也可以用来检查瞳孔的大小、对光的反射等。
处理伤口或包扎的器具
如镊子、绷带剪等。剪纱布绷带的剪刀通常是钝头型设计,一般不会伤到皮肤,如果用一般的剪刀来代替,在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镊子主要用于夹出异物,也建议选用钝头型设计的产品,以免操作不当造成进一步伤害。
消耗性器材
过去的很多卫生器材都是大包装,采购起来比较划算,但是使用时不太方便,因为打开之后很快就不是无菌状态,反而比较浪费。因此,建议使用小包装且经过无菌处理的器材。
在一般情况下,以下几种器材都是必须准备的,至于数量的多寡,可以按照家中人口、家中成员年龄和使用频率来决定。
消毒纱布
供覆盖伤口之用,通常采用无菌包装,有多种面积的产品可供选择。其中2寸纱布的使用频率最高,而较大的纱布可用于面积比较大的伤口。
绷带
主要用途是把纱布等敷料固定在伤口上,分为各种宽度的产品,可以按照实际的用途来选购。四肢或手指的伤害使用网带更方便,当然价钱也比较贵。还有弹性绷带可用于伤肢加压、预防水肿等,可在医师建议下使用。
胶带
用来固定敷料或绷带,像常见的3M纸胶带就是。另外市面上还有减敏胶带,一般不会引起过敏,当然价格也更贵一些。如果长期使用纸胶会发生皮肤痒或起疹子等情况,就可考虑使用减敏胶带。
棉棒(棉签)
用来沾消毒药水涂伤口。过去大多使用镊子夹棉球来沾消毒药水,而居家使用时有很多不便,也不容易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
一般的棉花棒很短,而且不是无菌的,可以用于清洁的用途,但不适合伤口处理。有些小包装、经过灭菌的长棉签,在使用时会更加方便。
创可帖
集合了纱布、绷带、纸胶的功能,在小伤口的处理上非常方便。
酒精棉
用于消毒皮肤或器械,比过去使用镊子夹棉球来沾药用酒精更方便。
其他
在处理伤口时会增加很多方便,例如一次性手套、无菌手套等。
药品
消毒药水
目前通常以优碘溶液来取代双氧水,作为伤口消毒之用,因为优碘对细菌、霉菌、病毒或是原虫等都很有效。
优碘又称普维酮,为碘的化合物,与病原体或伤口组织接触时会形成薄膜,然后慢慢释放出碘来达到杀菌效果。优碘的杀菌效果强,为广效型的杀菌剂,而且容易清洗、温和不刺激,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消毒药水。
不过优碘在使用上有个缺点,就是怕伤口以后经日晒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进而形成色斑点。因此,头颈部以上的伤口可以使用生理食盐水来清净伤口,以尽量避免色素沉着的问题。此外,有些人会利用一些药物来止血或是促进伤口愈合,其实这样做反而会增加伤口感染的几率。
生理盐水
主要用来在小范围内清洗伤口、黏膜。尽量不要选用大瓶装,除了有保存期限的考虑之外,一旦开封了就必须一次用完,多少有点浪费,而一般用来清洗隐形眼镜的小瓶装生理食盐水倒是更加方便。
含抗生素成分的消炎药膏
主要防止伤口发炎感染,如四环霉素(OTM)、新霉素(Neomycin)之类的药膏,虽然成分有所不同,不过效果不会相差太多,准备一两种就可以了。这些药膏适合小的伤口,如擦伤或裂伤,一般颜色都很浅,即便用在头脸部的伤口上,也不用担心出现色素沉淀。
感冒用药
一般的感冒大都由病毒引起,并没有特效药,治疗上主要是以减轻症状为主。市面上的综合感冒药品牌很多,但在作用上都大同小异,依其所含主要成分可分为单方或复方药物。
单方药物
大致都是解热镇痛剂、治鼻塞流鼻水的抗组织胺、止咳药物等。
复方药物
含多种成分,可以同时缓解多种感冒症状,如发烧、头痛、喉咙痛、流鼻水、鼻塞、咳嗽等。
感冒糖浆
一般感冒糖浆都是复方药物,也正因为能缓解多种症状,所以有些人误把感冒糖浆拿来当成治病的万灵丹,不论感冒发烧、头痛、流鼻水,还是腰酸背痛或疲劳等,其实这是不恰当的。
肠胃用药
最常见的是制酸剂和止泻药物。这一类药物有些不需要医师处方就可以在药房买到,治疗效果上也差不多。对于一些临时出现的症状,或是外出旅游时使用都非常有效。
皮肤用药
被蚊子、蚂蚁叮咬或是接触毛毛虫等,都可能导致人体微血管扩张,引起发痒、红、肿、热、痛、长疹子等症状,甚至起小水泡,严重者还会引起过敏反应,而一些外用的药膏就可以治疗这些小问题,比如含薄荷油、薄荷、樟脑油、甲基水杨酸、丁香油等成分的药物,市面上常见的万金油、曼秀雷敦、绿油精等,就属于此类药品。
此类药品是利用抑制皮肤的感觉接受器来减轻痒、痛等不适症状,而且能增加患部的血液循环,使人感到清凉舒适。
医师建议准备的其他药物
有些人患有发作性疾病,医师都会开一些预防性或是发作时需要紧急服用的药物,比如心肌缺氧使用的硝基甘油片、气喘时使用的支气管扩张剂等。这一类药物很多都属于医师处方药,要仔细注意药品储藏的建议,把姓名标示清楚,以免吃错药,并且不要在医师建议使用的情况之外使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