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护士长的日常管理工作琐事很多,稍有拖累和分心,护理缺陷和不足就暴露出来了,护理管理质量就会出现松懈现象。
临床案例:这不,护理部质控人员这次又查出问题,急诊科里的急救药物管理上出现的漏洞和缺陷:查出抢救车里有8支异丙嗪过期了5天!被质控科当月处罚20元。前段时间,护士长还念叨着最近有一批急救药物快过期了,快过期了,要注意留心更新,可是,这次还是暴露出了问题。
案例分析:在急救药品管理工作中,护士长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急救药品使用的监管和掌控,在保障急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确保急救患者用药安全和护理安全。
在医院各科室,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抢救车,备有基本和必须的抢救药品和器械。各个科室急救车里备用的药物数量和品种可能会不一样,这体现了急救药品的专科特色。但主要的用药种类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胺碘酮等。其中,肾上腺素是每个科室必不可少的。其他的抽屉放着气管插管用器械、静脉输液注射用品等。
抢救车为便于应急抢救时的使用,一般也有一把锁或封条,锁和封条使劲一拉就可以拉断。一旦被拉断,即使有些药品没有使用过,护理人员或专管人员也需要重新检查、上锁或封条。在科室,护士长可安排、指定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专门负责检查抢救车内物品的完整性,再重新贴封条或上锁。
在急救现场,由于急救场景的紧急和条件限制,要求急救人员准确、及时、安全地把急救药品使用到急救患者身上。这种情景之下,急救医生往往下的是口头医嘱,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护士专门记录用药时间、过程和用药。需要护士详细记录用药时间、用药情况、患者反应和生命体征,还要和医生、药房积极协调,确保有些抢救车里没有备用,但又急需使用的抢救药品及时用到患者身上;有专门的药疗护士专门负责给药,还负责对急救药品做好把关,有的气管插管时用的麻醉药和镇静剂有一定的配伍禁忌。
急救药物配备
每次抢救结束后,值班的护理人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这就是急救药物的及时补充、检查、整理和储备,检查急救物品是否完好,保持一定的品种数量和基数,将物品分类、定点、顺序放置,使之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以备再次急救时的不时之需。
药物清点核对
护理人员分别于接班后和抢救结束后准确清点各种药物的数量、剂量和规格,核实后在急救药物交接本、急救药物使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抢救时,在医生的口头医嘱下达后,执行护士要复述一遍,反复核对清楚并记录,抢救毕再自行清点一次,以防出现急救用药差错。
正确使用药物
抢救过程中按抢救程序及抢救情况正确使用急救物品,做到主动迅速、准确无误。抢救时,执行护士每次用药前均当着医生的面复述一遍,并做好记录,保留安瓿留据,以备事后复查。
配合抢救
密切注意抢救进展,配合医生做好对症处理和药物治疗,若出现大出血、呼吸心跳骤停等危急情况时,全神贯注投入抢救,尽快备好急救用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药物核对
急救过程中,认真检查患者急救用药,检查患者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