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陕西中考考点研究
主题九 健康地生活
第1节 传染病和免疫
人教版:八下第八单元P72~P85;苏科版:八下第24章P44~P66;苏教版:八下第二十五章P84~P90,P96~P
考点梳理
考点一传染病及其预防(.23;副题:.23)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由________(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三者缺一不可)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________的人或动物,包括患病的人或动物以及病原体携带者。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________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土壤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特别提醒
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者具备其一即可)(副题:.23)
预防措施
举例
控制传染源
给传染病病人治病;隔离病人;及时处理患病动物
切断传播途径(.23B)
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液;海关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动物入境);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随地吐痰
保护易感人群(.23D)
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不让易感人群接触传染病病人
3.常见的传染病
类别
主要传播途径
举例
寄生虫病
饮水和饮食传播
蛔虫病、疟疾
细菌性传染病
飞沬、空气传播
肺结核、炭疽病
病毒性传染病
血液、母婴传播
艾滋病、流感
4.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__(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体液(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等)中。(.23A)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HIV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
(3)常见的预防措施
①防止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接触。
②禁止滥用注射药物,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及药物。
③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管理,应尽量减少输血;采用血液成分和衍制品以代替全血和血浆。
(4)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以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与他们和谐相处。
考点二免疫与计划免疫(.24;副题:.24)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1.人体的三道防线
名称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①________、②________
阻挡病原体、杀菌、清除异物(包括病毒)
第二道防线
③________、④________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⑤________、⑥________
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2.抗体和抗原
(1)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____。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的物质。如麻疹病毒、器官移植中的异体器官等。
3.免疫的分类(副题:.24)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时间
先天就有
后天形成
形成因素
由遗传因素决定
与遗传无关,是病原体作用人体后获得的
特点
对多种病原体有效,作用范围广
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器官
皮肤、黏膜等
胸腺、淋巴结、脾脏
包括防线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举例
人体患有炎症时白细胞增多
患过天花的人被天花病毒侵入后体内会产生抗体
4.免疫的功能
(1)重要功能
①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防御感染);
②清除体内________、死亡和________的细胞(维持自身稳定);
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2)免疫异常: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有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有人吃海鲜过敏等。
5.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_____,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______,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简称为计划免疫。例如,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4ACD)
(2)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4B)
陕西考题精选
命题点1传染病及其预防(.23;副题:.23)
1.(考试说明样卷)我国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静脉注射毒品
B.不安全性行为
C.无防护性输血
D.蚊虫叮咬
2.(陕西副题23题1分)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因此我们不能随地吐痰。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咸阳19题1分)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俗话说“大灾过后必有大疫”,为预防疫情发生,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组织医务人员奔赴灾区,救灾过程中,以下措施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对灾区及饮用水进行消毒
B.对痢疾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C.要求灾区所有人员用肥皂洗手
D.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进行焚毁或深埋
4.(陕西23题1分)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B.不随地吐痰是切断流感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C.宠物狗温顺,不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D.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5.(咸阳25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分析回答。
材料一:年3月底,上海和安徽两地首先发现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年5月,咸阳、西安等地陆续发现H7N9禽流感患者,并出现死亡病例。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类。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材料二: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它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
(2)隔离治疗H7N9禽流感患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__________。
(3)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说明细菌发生了________,这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的结果。
(4)根据上述材料,针对这种病毒,你觉得应如何预防?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2免疫和计划免疫(.24;副题:.24)
6.(考试说明样卷)我国宋朝时期就已采用接种人痘(将轻症的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的方法来预防天花,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痘浆和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7.(陕西副题24题1分)下列生理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人体内溶菌酶能够使病菌溶解
B.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有清扫作用
C.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D.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产生抗体
8.(陕西24题1分)下列有关计划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
B.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易行的措施
C.计划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
命题点3传染病和免疫的综合考查
9.(渭南16题1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9题图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人体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第2节 健康地生活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P14~P17,八下第八单元P86~P;苏科版:八上第21章P~P,八下第25章P67~P73,P76~P88;苏教版:七下第八章P9~P14,八下第二十五章P91~P95,第二十六章P~P。
考点梳理
考点一健康地度过青春期(.22;副题:.22)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突出特征)(.22)
(1)身高突增(显著特点)
(2)性发育
①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②第二性征出现:男性主要表现为胡须、腋毛等的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
(3)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4)青春期是一生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黄金时期。女生进入青春期要比男生________。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1)心理变化:________开始萌动;独立意识增强;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2)心理卫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关系,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师长密切交流。
3.正确对待青春期(副题:.22)
(1)青春期所发生的这些变化,都是自然的和正常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这些变化。
(2)避免生活恶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点二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