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乃近,很多人都不陌生。小时候每逢发烧,家长最经常给孩子吃的退烧药非安乃近莫属。但实际上,这种退烧神药已经在国外近30个国家命令禁止销售、撤市或限制使用,美国已经禁用40年。3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终于出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安乃近相关品种说明书的公告》。其中明确指出,安乃近类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而且强调了即使针对成人,安乃近不得作为首选用药,仅在病情急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使用。除此之外,药监局还特意发布了另一条公告,要求禁止销售、生产和使用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这也就是说,除了口服剂外,其他类型的安乃近均被禁止了。两条公告放在一起看,国家对使用安乃近的示警可谓非常彻底,说是把它拉入黑名单也不为过。这下宝宝生病,不要再带宝宝去用安乃近灌肠退烧了,也不要去要求给你宝宝使用安乃近注射液等。除了这个药,还有一些其他常见药,家长在使用时也存在误区。Ms.懂还发现有些家长给孩子吃药时,竟然把药溶在牛奶或汤里,因为这样孩子才肯吃……这也是错误的!给孩子随便吃药,这个现象似乎很普遍……Ms.懂提醒父母们,在儿童用药这事上,可不能心大呀!
1
每年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失聪最近一个关于“儿童用药”的公益广告又火起来了,这支广告由央视出品,是一个5岁聋儿对妈妈说的话。没有看过的朋友们可以点击下面视频观看?付浠诺,5岁。“妈妈说,3年前我发高烧,用药不当后,我的听力越来越弱,我的世界从此很安静,没有一点点声音。”郭依梦,5岁。“妈妈我怕,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能远远地看着。”付昊,6岁。“有时候我会大发脾气,摔东西,可是妈妈,不是我不乖,只是想对你说话,但着急说不出来。”这些孩子共同的心声,不过是简单的一句话。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难以计数我国现有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不足1.7%在衣食住行上,我们作为父母,都尽力给孩子最好的呵护。但你是否想过,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大人用药和儿童用药应该严格区分!“孩子还小,我给他吃1/5的量就好了。”Ms.懂觉得这是大多数父母的想法,只要在成人用药的基础上减半或减轻分量,就是安全的。请停止这种令人窒息的操作,儿童有自己专属的药品,不能给儿童吃成人的药品,儿童要用儿童药!儿童有特殊的生理状态,特殊的药代动力学,成人药品在儿童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尤其对儿童听力方面有很大的伤害。近年来,儿童药物中毒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在中毒就诊儿童群体中的比例已经超过70%。爸爸妈妈们,儿童用药需谨慎啊!2
这些药会影响儿童健康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权威信息,下面这5种药,父母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给孩子误吃!■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3
这3种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一、安乃近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退烧快,价格还便宜。但它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多而且症状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等一大串副作用。因为它诸多副作用,这个药美国禁用40年,很多欧洲国家也禁用,但安乃近在我国仍在广泛使用,它说明书上还有小儿用量参考,医院可能还会开给孩子退烧。幸好年3-17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相关公告,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具体内容可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搜索:安乃近即可二、尼美舒利早在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通知,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近年来,全球也发生过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堪称“万灵药”,大家都熟知,大人用或许没事,如果给宝宝用,可能会让宝宝丧命!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用阿司匹林,有引起瑞氏综合症的危险,瑞氏综合症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儿童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死亡率达30%。那么,宝宝发烧该吃什么药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烧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没有禁忌症的前提下,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3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4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一、给孩子吃成人的药仔细阅读说明书,不随便给孩子吃成人药。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极敏感,所以成人吃的药,并不适合儿童。用药前,必须确认是儿童可以吃的药,对症使用药品,不要给错药。二、把药溶于牛奶、果汁、粥汤服用由于牛奶、饮料和糖水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的结构,影响药物的治疗,使效果大打折扣!三、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很多父母在给孩子用药时,担心医嘱用量不够或太多,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自行调整用量。临床医生指出,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剂量太大又会引起毒副作用,父母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四、多种药一起吃有些父母认为药吃得多,病就好得快,所以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药物进入人体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多种药一起用可能会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五、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比如医生配了三天的药,很多妈妈觉得孩子吃了两天好的差不多了,就不用吃了。其实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并没有“好透”。自行停药不科学,可能让疾病卷土重来。六、滥用维生素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随便吃,不少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婴幼儿服用维生素A,比如一次剂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就可引起急性中毒。维生素E过多会导致出血倾向。最后,维生素最好不要空腹吃,会诱发尿路结石!七、滥用抗生素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