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君说
提起阿司匹林,很多人都很熟悉,它可能是老百姓最为熟知的药物之一,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除了能解热镇痛,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在全世界都被广为认可。
但还是经常会有人问,到底什么样的人应该服用阿司匹林?怎样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阿司匹林应该早上吃还是晚上吃?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9月4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微课”特别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冯颖青教授作客直播间,给广大粉丝们答疑解惑,一起来听一听吧!
点击上图回看视频
小剂量阿司匹林
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冯颖青介绍,阿司匹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阿司匹林可以退热,日常不舒服,如牙痛时也可以吃点来止痛,这些都是大剂量的使用。而其更广泛地是用在心血管领域,小剂量运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需要用到它。
什么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呢?
冯颖青介绍,二级预防就是患者曾经或者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衰、冠心病、心梗、下肢栓塞等,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下一次疾病发作。但这部分人群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老百姓是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但具备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者年龄大、抽烟、肥胖等,这种情况下服用阿司匹林就是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更应该被大力推广,意义重大并且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成本最低的方式。”冯颖青说。
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获益明显
冯颖青介绍,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二级预防中,除非有禁忌症,否则阿司匹林是必须要用的;而对于一级预防,目前尚有争议,有些人可能不需要用到阿司匹林。
那么,究竟什么人群应该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呢?
冯颖青介绍,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于高危人群的获益是非常明确的,而低危人群则不建议使用。
哪些是高危人群?年版的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强调对于ASCVD(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大于10%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ASA进行一级预防。随着年ASCEND研究的发布,欧美指南尤其强调对于高风险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冯颖青详细解释说,近50年的观察发现,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总体呈增长趋势,除了吸烟略有下降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增加,这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增多的重要原因。
“所以,通俗地说,对于危险因素,比如早发家族史、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男性等危险因素,只要具备3个或3个以上危险因素,就是高危人群了,就要在降压降糖减肥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处方。”
具体来说,老百姓可根据以下这个简单的方法自我判断是否高危人群:
第一种:
50岁以上,已经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肯定是高危人群。
第二种:
50岁以上,三高当中有两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人也要考虑自己是高危。
“高危人群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能降低心梗发生率20%,脑梗20%,危险性越高获益越大。”冯颖青说。
宜空腹吃早晚不限定
那是不是只要是高危人群就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冯颖青表示,也不是,要看有没有禁忌症,评估出血风险,有出血风险的就不能用,这需要由专业医生判断。比如,做过胃肠手术、眼睛手术,或者正在脑出血阶段,还有碰一碰就容易起青斑的人等都不宜使用阿司匹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现在有胃病的人很多,如果胃不舒服的,我们就会建议他去做胃镜,如果是胃溃疡,有出血风险,就要谨慎使用阿司匹林。”
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一般是小剂量,从75毫克到毫克每天不等。至于什么时候吃,冯颖青介绍,阿司匹林最主要的是肠溶片,最好是饭前半小时左右吃,早上吃晚上吃都行,只要是空腹就行了。有的人胃肠不好,可以加上胃药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冯颖青强调,二级预防必须是终身服药,一级预防则不一定,如果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从高危降到了低危,可以考虑停药。比如,患者原来具备吸烟、肥胖、高血压三个危险因素,现在戒烟了,体重降下来了,变成了低危人群,这时就可以考虑停药。
心血管疾病发作时
不能用阿司匹林急救
微课直播中,有网友问:“心血管疾病发作时可否用阿司匹林来急救?”对此,冯颖青明确表示“不可取”,因为疾病发作时很难判断是什么疾病,如果是脑出血或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此时服用阿司匹林只会加重病情,“这个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拨打,医院,而不是吃阿司匹林!”冯颖青强调。
(资讯)医学指导/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办公室主任冯颖青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通讯员郝黎
编辑/李津
封面图/视觉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