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质量管理
0
4
构建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为主导的MDT,缩短AIS患者DNT医院
作者姓名
潘红英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溶栓治疗疗效已得到国际多项随机试验证实,如何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门药时间(DNT)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目标:AIS医院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应该在60分钟以内。
方法:1.构建以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模式:患者从到急诊室到静脉溶栓用药,由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为主导,神经内科、检验科、放射科、信息中心等部门协作,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就诊。2.医院成立QCC小组,通过问题解决型QCC十大步骤,对问题进行改善,缩短DNT。
成效:1.获年浙江省品管大赛进阶组“金奖”。2.年、年、年分别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及“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全国卒中防治突出贡献奖”。3.被中国CSCA评为“卓越数据管理卒中中心”。
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MDT;AIS患者;DNT
案例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顺位的第一位,是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据国家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监测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万,每年死亡者近万。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高致死率(30%),致残率(70%),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人力负担。
急诊静脉溶栓是指在AIS的溶栓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静脉溶栓治疗有时间依赖性,AIS发病后4.5h内溶栓患者获益最大。同时溶栓开始越早、组织化规划管理越好、院内延迟越短,患者从中获益会越多,而且风险越小。
因此,缩短溶栓前的院内延误时间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溶栓前的工作涉及部门多、人员多、环节多,任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患者结局。特别在疾病会诊、医生处理、患者认知,以及各项检查、检验工作职责不清等均会导致DNT延长。
案例描述
一、成立急诊溶栓中心
年9月底成立急诊溶栓中心,成员以分管急诊医学科的副院长为组长,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检验科、放射科、ElCU、心血管内科、介入科组成,每月召开例会,分析各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构建以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的运行模式
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到达急诊室,由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为主导,神经内科、检验科、放射科、ElCU、信息中心等部门协作,通过QCC手法,对诊疗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抓住黄金时间,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门药时间(DNT)缩短。
三、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制定计划安排表
(二)改善后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门药时间从79.57分钟缩短到60分钟。
(三)对策措施探讨
采用查检表形式,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门药时间(DNT)现况,从接诊阶段,静脉通路建立阶段,采血、送检阶段,溶栓前准备阶段,转运阶段、交接溶栓阶段,每一个阶段均导致DNT延长。根据80/20法则,我们将溶栓前准备阶段,采血、送检阶段所占78.24%做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经头脑风暴得出以下5项解决对策:
改进会诊呼叫流程并组织沟通方式模拟演练。
制作溶栓优先标识,溶栓血标本专用袋。
开通绿色通道并简化流程。
设立溶栓血化验专用套餐。
科室备溶栓药物。
(四)对策行动过程
年2月15日—6月30日分段实施六项对策:
1.改进呼叫流程并组织模拟演练:
(1)经急诊溶栓中心讨论通过,将呼叫神经内科医生会诊时间由原来CT结果出来后提前到护送CT检查时。
(2)制作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知情同意简易版、通俗版。
(3)组织医生进行与家属沟通方式的模拟演练。院前医生一起参加培训。
(4)加强院前院内联动,院前医生接诊途中和家属沟通,同时通知急诊科做好准备,由急诊科通知神经内科医生提前等候。
(5)创建丽水市急诊溶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