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急救常识心肺复苏术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心肺复苏是啥?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那么问题来了。。。

心脏和呼吸骤停的表现有哪些???该怎么判断呢???

表现与判断

①大多数病人是没有什么先兆症状的,常常是突然发病。

②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

①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消失。

一般情况下,

心脏停搏3-5秒,病人就会头晕和黑朦;

心脏停搏5-10秒,病人由于脑部缺氧会引起晕厥,即意识丧失;

心脏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心脏停搏20-30秒,病人呼吸断续或停止,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

心脏停搏60秒,病人出现瞳孔散大;

心脏停搏超过4-5分钟,那么往往会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病人的严重的不可逆损害。

(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②心搏骤停的识别

一般可靠的识别是:

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的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判断方法:

一般是

A.轻拍病人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

B.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感觉有无搏动

若以上二者判断为均不存在,则可做出心搏骤停的诊断,且应该立即实施初步急救和复苏。

(争取10秒内判断意识、心跳、呼吸)

注意:

①如果能够在心搏骤停4分钟内争分夺秒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有可能获得复苏成功且不会留下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损害的后遗症。

②如果心搏骤停在4分钟以上,则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也难免会造成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害。

抢救时间很宝贵,争分夺秒,抓住时间!!!

下面是心肺复苏的教学记忆时间。。。

全球统一的心肺复苏术(CPR)标准技能

①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识别、呼救、判断、复苏;

②快速(频率~次/分)胸外按压;

③用力(深度5~6cm)进行胸外按压;

④胸廓充分回弹;

⑤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⑥通气有效但避免过度通气;

⑦正确使用体外自动除颤器(AED);

⑧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气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急救。

前提: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步骤

1、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

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2、3、4、5…)告知无呼吸。

3、呼救

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2,3,4,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次/分,按压深度至少px)。

7、打开气道

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

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

11、整理病人

进一步生命支持。

看完动图,我们再来上一波漫画,加深理解呀~

敲黑板啦~~~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因素是啥???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按压频率至少次/分(区别于大约次/分)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来源及参考: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听李医生说、大豫骨医等

整理:白茶

注:仅供学习参考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供分享学习,如有问题,请联系沟通,谢谢。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ukouwuweiwan.com/jjyyzl/75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