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时节,又将有一批抢救药进入过期报废时期,快查!
话题
年中盘点,某医院药房主任给急诊科里打电话,要科室给他清算近几个月,因为为配抢救车、抢救箱里的急救药品,急诊科里已经积累了好几张药房的欠条,统计下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护士长一看清单傻了,平时,只知道过期了,就写个条子上药房借,可现在,临近药房年中盘点清算,急诊科里积攒了一笔不小的数目,而今年的好多抢救药,都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疯涨:
0.5mg一支的阿托品,从原来的的几毛钱,涨到了5.8元/支.
0.4mg一支的西地兰,从原来的的几毛钱,涨到了78元/支.
0.5g一支的氯解磷定,从原来的的几毛钱,涨到了.7元/支……
这不,又查出科里的呼吸兴奋剂洛贝林,也过期了5支。不换也得换!因为,各个科室抢救车里的抢救药都是每周检查的重点,不仅护理部要查、医务科要查,感控办也要查,药事办,更会查,你没有,不行,必须配备,按定好的品种数量,抢救药品目录表与抢救药两对照,账物相符,一支也不能多,一支也不能少。更有甚者,要同规格同厂家,外包装盒与里面的药物相符。
抢救车急救药品失效,是科里的事,是科室主任护士长管理不善,这个损失,必须科室自负。怎么付?科里拿钱买单,把这些过期药补出来,换成新的、效期内的药品。科里能有什么钱?还不是科室医护人员分担,这些抢救药成了科室管理的难题。我们这次的洛贝林失效了5支,科室损失又是多少?
点评
看得出来,这个科室护士长对于科室抢救车、抢救箱里出现的过期药,很是烦心和困扰。
医院内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科里配备的抢救药品物品,可谓是最齐全也是最多的抢救单元。可是,这个科室却出现了抢救药总是出现过期现象。医院管理政策,科室抢救药过期,科室自行负担和管理,药品过期加上抢救药涨价,等于是对科室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这个损失本该可以避免,因此抢救医院和科室管理层面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别的科室没事,就急诊科的反响这么激烈?
1、
抢救药品最多最齐全
众所周知,由于临床工作的性质,医院都为急诊科配备了最先进最好的抢救仪器、抢救药品,自然也是要求最严、品种数量最多。相应的,抢救药品管理衍生出来的问题,也就是抢救药品会过期,加之价格影响,会给科室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2、
管理不善,浪费较多
动不动就查出抢救药过期,而且一过期就是十支五支的数量!这说明了什么?科室管理不到位,自然就会出现药品的过期与报废,抢救药是有价的,且价格不菲,肯定会给科室带来浪费和损失。
3、
药品涨价,损失加大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药品,尤其是用量相对较少却不可或缺的抢救药价格上涨,是个现存的不争现实,医院的抢救药品价格,就可知一二。
如何做好抢救药品管理,减少科室损失,确保临床应用?
医院管理者,尤其是临床护理管理者面前的现实命题。因为抢救药品是由护士在主导、护士长在管理。但抢救药品的管理,医院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共同发力。
统一管理根据科室专科、诊疗特点,医院要做好抢救药的统一管理。统一各科室抢救车、抢救药品的位置,而不统一抢救药品的数量,特殊科室根据需求可以增加备用品种。
动态管理医院药事科主导,促进全院各科室的药品流通和循环。医院,医院药剂科全院通盘协调使用,实行动态管理,新到新批号抢救药品,立即及时通知科室分期分批调换新效期药品。
规范化管理抢救车药品屡屡查出过期,属于科室内部管理不善的表现。不要把责任推给药房,科室如何规范化管理才是关键,因为药品过期报废,损失的是科室。护士长分身乏术,可安排科室专人管理,护士长做好督导和督管。
1、根据抢救车管理制度的要求;
2、根据抢救药械质量标准;
3、抢救车“四定”管理原则;
4、建立抢救药品有效期登记表,有效期一目了然,便于管理。
总之,科室抢救药要强化内部管理,避免出现过期与浪费。这一点,医院、科室护理管理层面共同发力。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专项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相信在各级管理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