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价,早期识别并抢救十分重要。学会基本的生命支持,或许有一天,就可以救人一命。
美国年心肺复苏指南对院外抢救生命链图示
对于院外非专业人员,我们能够做到的主要是第一个环和第二个环,在有条件的场所,可能会用到第三个环。现在我们简要解释一下前两个环。
1.早期识别和早期启动应急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发现有人倒地,不省人事,就要尽早给急救中心打电话。下列检查时间越短越好。
a.判断病人的意识分别在病人两耳处呼叫,同时拍双肩,确人病人有没有反应。
b.判断病人的呼吸病人是否像常人那样呼吸,是没有呼吸,还是呼吸很缓慢,明显有异于常人,出现在呼吸时张嘴、点头,或者同时伴有肢体抽动。如图,一方面用双手打开气道,用面颊感受有无病人呼出的气流,一方面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没有呼吸的起伏。
C.判断病人有没有心跳摸一摸颈部双侧的颈动脉,看有没有动脉搏动,可双侧检查。
2.即时开始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呼叫急救中心后,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至少,我们可以给生命提供一条支持防线——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目前,对胸外按压的要求是每分钟有规律的按压-次,按压深度5-6厘米,每次按压后抬起双手时,保持与胸壁的“若即若离”,就是说,此时,虽然双手与胸壁接触,但不施加压力。我们这里解释一下具体操作。
1.部位为胸部正中,上至颈部,下至上腹部,这根骨头叫做胸骨。按压部位就在胸骨的中下部。
2.双手如上图交叉,只是一只手的掌跟与病人的胸骨接触。双手的手指不接触病人胸部。
3.双侧肘部:在整个按压过程中,肘关节不得弯曲,就当不存在这个关节喽。看下图的肘关节,保持直线。
按压:不论是站姿还是跪姿,只是以髋关节为轴,用整个上身的力量来按压病人的胸部。切忌不能使用类似揉面的动作,只是使用上臂、前臂、腕部的力量是错误的,这很难保障正确的压力和深度。换句话说,整个上肢,在按压过程中,只是起到传递上身力量的作用。每次按压抬起时,手不要离开病人胸壁,还记得前一篇说的,若即若离,又不给胸壁施加压力。
再次重复:按压的深度4-5厘米,按压的速度每分钟-次,按和压的时间应该是等同的。不要忘了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若有条件,实施胸外按压者2分钟更换一次,更换时要尽快。2分钟,可能有人不觉得累,但研究表明,这时候的按压深度和按压速度,越来越不能达到满意要求了,也就是不能保障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了。
人工呼吸
对人工呼吸的要求,首先要开放气道,检查病人口中有无异物,若有,用手或其他工具去除。可以采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但不强求。若做,可以在病人嘴部垫上纱布等透气好又能起一定隔离作用的物品,深吸一口气,用力均匀地将气体吹入病人气道,此时,应用手捏闭病人双侧鼻孔,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避免漏气,能够看到病人胸廓起伏。
无颈部外伤时的开放气道方法
图示口对口人工呼吸
对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也有要求,比例为30:2,就是说,胸外按压30次,给2次人工呼吸。尽最大努力,保持胸外按压的连续性。
是的,心肺复苏,你也行。研究表明,经过讲座和培训,和利用目前电脑视频或远程学习培训练习,同样可以达到需要的效果。经过定期的培训和练习,某一天抢救生命争分夺秒的紧急关头,朋友们,你也会为你抢救生命的壮举而自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