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室开抗凝血药治疗房颤可使长期使用率

在急诊室诊断为心房颤动后,患者更可能继续长期使用药物治疗。

房颤患者常因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到急诊科就诊。在安大略省,每年约有2万人次因房颤而急诊就诊,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63%)在急诊后被送回家(在美国为31%)。因此,急诊科可能是提高口服抗凝剂次优处方率的重要场所。

直接口服抗凝剂的出现,不需要衔接或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可以提高急诊医师开始长期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的意愿。然而,目前的常规护理是转介给纵向护理提供者(如初级保健提供者或心脏病专家)来启动此类药物治疗,因为该提供者将拥有患者的完整病史,可以跟踪患者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并且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共同决策超过1次就诊。此外,关于急诊科开始口服抗凝剂是否会导致长期使用的数据有限。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这项多中心研究中,在急诊室向65岁以上的心房颤动患者提供口服抗凝处方与长期使用该疗法的显著增加有关。全世界有超过万人患有心房颤动,也就是说,不规则的心跳会使中风和其他心脏问题的风险增加五倍。使用口服抗凝剂可将中风风险降低60%。

在安大略省15个中心进行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急诊科年龄为65岁及以上且出血风险不高的患者开口服抗凝剂,与转诊给患者的医生考虑开始用药相比,在6个月时服用处方的趋势绝对增加了31%。

因此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应该考虑对即将出院回家的类似患者(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口服抗凝剂,因为这种作用与患者离开急诊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善中风预防的使用有关。

来源:ClareL.Atzema,Prescribingoforalanticoagulantsintheemergencydepartmentandsubsequentlong-termusebyolderadultswithatrialfibrillation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9.0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ukouwuweiwan.com/jjyycf/843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