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院心内科病房内,患者钱教授的亲属拉着盛国安主任医生的手,连声说:盛主任,你们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太感谢了!病床上的钱教授正安静地卧床休息,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这样的情景很难让人想到,就在前两天,钱教授与死神打了个照面……
1月16日盛国安主任查房
上午9:25分12月28日上午9点25分左右,浙江农林大学会议室正在召开会议。突然间,正在参加会议的钱教授慢慢地向旁边倒了下去,等大家发现后,人已经失去了意识。恰巧,该校三位校医一同参加会议,职业本能让他们马上跑向钱教授,并在大家的协助下将人平放在地毯上,开展急救。
“当时,钱教授呼之不应,大汗淋漓,面色发紫,呼吸很表浅,开始还有一点微弱的脉搏,过一会儿就没有了,呼吸也停了。”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大家还心有余悸,在场的校医马上开始给钱教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边上的人也马迅速拨打急救中心的电话。
(参与抢救的五名校医从左至右:王运强、秦萍、汤子英、楼慧、高妮)
上午9:35分急救车赶到现场
9点35分,我院急救中心的张云翔医生赶到现场,马上继续进行抢救,并紧急医院。零度的气温下,飞驰的救护车上,张医生一直在坚持标准的按压动作,满头大汗。
接到通知后,在我院急诊科的抢救室内,人员和设备已经全部准备就绪。“患者被送到急诊科时依然没有心跳和呼吸,我们马上进行抢救,同时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会诊。”急诊科主任谢民民说。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用药、采血化验……急诊室内气氛异常紧张,所有的检查和治疗在业务副院长王建江和急诊科谢民民主任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持续的心肺复苏依然再继续。
(急诊科医护人员持续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上午11:02分成功复苏维持自主心律
死神似乎在和患者捉迷藏,偶尔开个小差让患者恢复一下自主心律,一会儿却又“掐断”了患者的生命线,但医务人员们一直没有放弃!心血管内科的盛国安主任、汪一波主任等也接到通知赶来参与抢救。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一次次的电除颤、注射抢救药物……直到11:02分,患者终于恢复并维持了自主心律!
医院的专家会诊,考虑患者是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猝死,需要马上进行PCI术(心脏支架手术)。
(冠脉介入手术中)
心内科的盛国安主任、孙曙平副主任和王苗云医生迅速投入“战斗”。通过造影发现患者的右冠状动脉近中段起完全闭塞,即植入右冠支架1枚,植入后血流即恢复通畅。在术中,患者又多次发作室速,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抢救,转危为安。此刻,盛国安主任贴身穿着的手术衣已经完全湿透了,而谢民民主任也才想起来,他连中饭也没吃。
(左图为血管打通后照影图像,右图为闭塞血管不显影)
(DSA室外众多主任专家助阵)
(手术结束满头大汗的王苗云与湿透衣服的盛国安主任)
闯过了“心肺复苏关”,下一步最困难的是“脑复苏关”。也就是说,患者的生命体征能不能逐步稳定,能不能醒过来还是个迷。“猝死后病人可能因为缺氧时间过长造成大脑不可逆转的损伤,清醒之后脑功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这些都难以预料。但是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医护人员都绝不放弃。”医院ICU主任陈学清说,从病人入院开始,医护人员们日夜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监护、精准治疗,同医院的专家会诊。
(患者转运入ICU)
1月3日,钱教授意识终于转清,1月5日,由ICU转入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正在康复治疗中。据介绍,医院自区胸痛中心成立以来(年12月16日)成功抢救的第6位患者。
得知患者目前已经意识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普通病房,当天受邀来指导抢救的医院副院长、杭州市胸痛中心主任张邢炜说,心跳呼吸停止这么长时间的患者能恢复的这么好,医院创造了一个奇迹!
(1月16日,盛国安主任正在查房)
“对于猝死的抢救不是争分夺秒,而是每秒必争,只有让按压持续不断,心脏才能泵出血液供给全身,正是现场校医马上进行的心肺复苏,为患者争得了一线生机。”我院院长崔健说。众所周知,呼吸、心跳骤停猝死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猝死4分钟内现场心肺复苏术约50%可以救活,4-6分钟下降到10%,6-10分钟下降到4%,10分钟以上存活率几乎为0。他呼吁,要向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掌握现场CPR(心肺复苏)急救技术,为猝死患者争取最佳抢救时机!
快快点击下面视频,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视频来源:医院)
年以前由于临安地区没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和心脏介入治疗的人才,一旦有心梗患者需要急救时医院,运送时间至少一个小时,丧失了救治的黄金时间,同时,在运送途中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测的不良后果。自年我院引进DSA设备,又安排骨干人才赴医院学习进修,医院的救治技术已经成熟,现已成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余例,成功治疗并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我院是临安医院,完善的院前与院内无缝链接急救流程、拥有一批高精尖医院多学科协作、专业精准的医生共同努力,为及时救治病人提供更结实的保障。”崔健院长表示,医院将主动走入高校,向高校学生普及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
这是一场现实版的“生死时速”,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在生命的赛道上接力奔跑,争分夺秒,拼尽全力,与死神顽强抗争。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在患者长达97分钟呼吸心跳停止的过程中,全体医护人员不畏惧,不放弃,奋力战斗到最后一刻,终于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患者的妻子说:感谢医院,感谢农林大,是你们技术高超、抢救及时、不言放弃,也感谢老公的坚持,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文稿:朱雅琴陈胜伟编辑:夏陈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