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现代微学堂"↑订阅健康知识
2月25日凌晨5点,一名医院拍下了这张照片……
昨天傍晚5:4,市一急诊儿科的告示牌更改为:“目前还有位病人在等候就诊,预计等候时间约0—小时。希望各位耐心等待,谢谢您的配合!”
昨天傍晚5:4,医院展示就诊告示牌。
近来,全国各地的儿科医生和爸爸妈妈的朋友圈里,几乎都出现过类似的内容……
“没去过深夜儿科急诊,不足以谈人生”,医院急诊儿科的“战斗”从2月后便开始了:儿童患病“井喷”,医院的急诊儿科的夜间接诊量更是居高不下。晚上十点,可能还排了七八十个号;孩子在父母怀里蜷着,过道上拥挤不堪;仅仅是取药的队伍,就排到了20米开外……
为什么最近生病的宝宝这么多?
不少爸妈在后台留言:怎么身边都是生病的宝宝?还以为就我们家呢。
一个大背景是,最近流感病毒和轮状病毒都很活跃,本来就一副逮谁怼谁的嚣张气焰,而且今年流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月初流感就开始蹦跶了,现在刚进入高峰期,预计这波高峰还会持续到寒假期间。
不光以前流感主力军的学龄前小宝宝成批中招,一些小学甚至初中的大孩子也在学校发生了交叉感染。再加上冬天的季节性助攻:天气冷,气候干燥,宝宝们的免疫力直线下降,就更容易中招了,什么感冒、发烧、病毒性腹泻、肺炎等等,都冒出来了。其他病症还有冬天本来就容易高发的支气管哮喘,在生病的宝宝中也占了一定比例,以及有不少腹泻、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的消化道疾病的宝宝。
所以,爸妈普遍的感受就是:哪哪都是生病的宝宝。
医院吗?
其实,很多宝宝还真医院,比如刚刚开始流鼻涕或刚刚开始发热的宝宝,爸妈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在家就能应对一些症状,来医院了和各种生病的宝宝扎堆挤一起,反而容易交叉感染。
医院跑的另一个原因是,爸妈太过担心,导致了重复就诊。比如宝宝发烧后,退烧需要时间,有的爸妈恨不得一用药马上起效,医院了,也容易加重病情和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
不过,有这些情况,医院:
、如果宝宝两三天还不退烧或者精神、胃口不好;
2、婴幼儿(3岁以下)儿病情变化比较快,而且不会表达,更加需要家长留意,比如有呕吐、很烦躁等。
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卫生方面
教孩子勤洗手,防止细菌、病毒感染。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方式。
穿衣方面
注意保暖,但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厚过暖,因为孩子好动,爱出汗,出汗后风一吹反而更容易受凉。给孩子穿多件薄衣服比一件厚衣服的保暖效果更好,另外也注意孩子的手脚和头部保暖。
居住方面
封闭的空间对消灭病毒没有任何益处!!所以,不管是家中,还是教室,都应该注意通风,即便是开了空调、地暖,也最好5分钟开一次窗通风。
饮食方面
平时注重培养孩子什么都吃的习惯,保证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主食都有摄入,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免疫功能的需要。
保证睡眠
让孩子睡好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还能让他们的免疫系统得到及时的休整和复原。
加强锻炼
让孩子动起来!每天最好保证孩子2个小时户外运动时间,充分锻炼身体。即便没条件去户外,也可以让孩子在家帮忙做做家务。
最后,避免让孩子去人员过于密集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如果已经生病了,也尽量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网络
近期活动医院停车攻略现代微学堂
只给你靠谱哒健康知识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