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热成狗、热到快融化
那都不是事了
已经有人因为热
而生命垂危
……
7月9日22时,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的赵晶平的眼泪都快流干了,每天她最期待的就是能进入那扇大门后的短短几十分钟好好看看儿子。赵晶平的儿子叫何文涛,今年27岁,19天前,在沙漠景区游玩时突患热射病,至今仍未能脱离危险。
何文涛来自乌市,6月19日,他和朋友张磊结伴去伊犁霍城旅行,“他说好好放松一下,回来就去面试一份新工作。”张磊说。
6月20日,他们选择到霍城县图开沙漠景区,“我们上午10点出发的,期间他一直好好的,可是快到返程的时候,他却突然晕倒了。”张磊说,大家都是年轻人,更喜欢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在沙漠景区他们也选择了徒步的方式。
据张磊回忆,由于天阴,当天的温度一直持续在33℃左右,“我们也知道高温天不能过度活动,所以沿途一直都会适当休息,也准备了充足的水。”可当天18时许,何文涛扶着我说有点累,想休息一下,“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就晕过去了。”
随即,张磊立即拨打了景区救援电话,将何文涛送往当地卫生院急救,医院。
在医院抢救了大半个月,何文涛的病情一直不见明显起色。7月4日,何文涛的病情突然加重,随即医院。
“我们认识十几年了,以前也一起徒步过好多次,不知道这次怎么会突然这么严重。”对于好友目前的状况,张磊很懊悔,“如果我能再细心一点儿,早发现一点儿,也许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了。”
对于赵晶平来说,除了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恐慌外,治疗费用的紧张是让她最无力的事。赵晶平说:“抢救花了30多万,现在每天的费用都在3万左右。”还好之前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有不少好心人捐献了5万多元,能顶上一两天,“谢谢大家的帮助,等涛涛好了后,我们一定会报答大家的。”
据何文涛的主治医生韩红伟介绍说,患者入院后被确诊为劳力性热射病,由于病情严重,何文涛已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功能障碍、凝血功能下降等症状,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根据以往热射病的治疗经验,治疗费用有可能高达百万元。”韩红伟说。
而何文涛医院今年接诊的唯一热射病患者。记者从该院了解到,今年以来,医院先后接诊6例热射病患者,既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有像何文涛一样的年轻人。
据韩红伟介绍,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通常来说,患者在高热后会陷入昏迷,甚至引发呼吸衰竭等病症,不仅发病急,且病情容易反复,死亡率高达50%-80%,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热射病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劳力性热射病通常出现在重体力劳动后及大运动量锻炼后,以年轻人为多;非劳力性热射病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年老体弱的人对高温耐受程度比较低。
韩红伟提醒广大市民,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一定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用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并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哪些人容易被热射病“射中”热射病是极重度的中暑,天气炎热,户外工作者、高温作业者无疑是热射病“射中”的重点群体。中暑千万不要走进一个误区,因为不是只有长期在太阳下暴晒的体力劳动者才会患上热射病,年老体弱的城市居民长期处于闷热环境中也有可能患此病。
热射病的急救处理降温治疗是热射病的首要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降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体外降温,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脱去衣服,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或应用冰毯等降温设施促进散热降温。
②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有条件者可应用低温置换液进行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
③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25~50mg加入ml溶液中静脉输注1~2小时,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低血压。此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注重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早期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衰竭、肾衰竭及横纹肌溶解等并发症并进行积极干预。
如何预防热射病预防热射病的关键在于避免脱水和减少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中暴露时间。年老体弱、婴幼儿、产褥期妇女、肥胖及露天作业者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在高温期间尤其应加强防护。
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
①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常洗澡勤换衣;
②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③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防护避免阳光暴晒;
④避开高温时间作业,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
⑤注意补充水分,高温作业应饮用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
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最后
晨报君忍不住再啰嗦一句
别拿中暑不当回事儿
高温天热射病可致死
重要的事就不说三次了
文
晨报记者夏莉涓
健康圈、医院论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