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文志教授等在Neuroepidem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NESS-China)最新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仍然是我国卒中死亡的“重灾区”……
作者|youqunwei医院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1、脑卒中,我国首位致死性病因
脑卒中俗称中风,中国是全球卒中第一大国,是中国致死人数最多的疾病,其死亡率是西方国家的4-5倍。每12秒新发脑卒中1例,每年约有万新增中风病人,中风的发病率持续增长,年增长率高达8.7%。而且每4名患者中有3名出现不同程度残疾,留有偏瘫,无法言语,甚至植物人等,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管是给国家,还是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2、发生脑卒中了,怎么办?
世界卫生组织治疗卒中的指南、欧洲指南和中国指南已将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推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选的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患者必须在发病后3医院;
●大动脉闭塞需要行动脉取栓的,须在发病后6医院。
所以,一旦发病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医院。在我国即便医疗资源较好的大城市,溶栓率依然较低,而取栓率更是仅有百分之零点几。怎样让更多的病人获得快速有效的治疗是目前面临的挑战。
3、识别脑卒中,要快快快
其实脑卒中并不可怕,是可治可防。首先要识别是不是脑卒中,出现哪些症状医院治疗,其实有简单而快速的方法就可识别:“FAST评估法”。
记住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医院,因为时间就是“脑细胞”,尽早就医,将会最大程度地减少脑卒中所带来的伤害。不同的就医时间,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医院时需要牢记患者的发病时间。
4、目前急救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怎么提高急性卒中救治的效果,怎样缩短救治时间?这涉及早发现,及时呼救、快速转送及院内绿色通道等一系列的环节。医院,又如何快速确诊、快速进行血管再通,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缺血的脑卒中病人早1分钟获得血管再通,这个病人就可能多一周的无残障生存机会。如果发病后五小时内获得救治,每耽误15~30分钟,病人愈后结果良好的可能性就下降10%。
简化流程,缩短时间
1.建绿色通道:医院后挂号交费、检查交费、拿药交费,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这个环节。改进的方案是先治疗后付费。
2.前移接诊:病人到诊室找医生、做检查过程浪费很多时间。改进方案是当疑似时间窗医院分诊台,接诊护士立刻发布卒中预警,通知医生到分诊台接诊,判断病情以后,陪同病人做CT,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所有家属谈话、沟通交流。多个步骤同时完成,大大缩短时间。
3.检药同步:以前病人做完CT返回诊室,护士再进行溶栓准备,准备过程要浪费十几分钟时间。改进的方案是在急诊配备了一名卒中护士。时间窗内的病人,卒中护士在预检时即完成打针抽血,陪同到CT室,CT确认缺血性卒中,护士直接在CT室给病人用药。
降低脑卒中的致死,致残率,需要患者家属、转运、医院等多方面的建设和努力,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效果。病人发病后的应急处理很重要,很多家属在病人出现症状后,不及时呼叫,认为休息一下看看情况再说,浪费了很多最宝贵的时间。医院救治能力的优先原则,到院后要快速和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决定签字,因为卒中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耽误一分钟,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脑细胞死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