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院前急救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做好全省院前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急救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和规范院前急救工作,制定本指引。一、目标要求规范指导院前急救机构严医院感染防控制度,确保精准防控,科学防护,规范处置,安全转运,保障院前急救患者及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二、工作原则(一)建立“两个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行为屏障,物理屏障以实现空间分隔为基本手段,行为屏障以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活动和实施标准预防为重点。(二)实现“双向防护”。包括院前急救机构工作人员防护和接诊患者、家属防护,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职业暴露风险防护,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三)落实“两个到位”。包括调度首问与急救首诊流调筛查“到位”,充分发挥院前急救“哨点”预警监测作用。(四)确保“三个安全”。包括人员安全、急救安全、患者安全,认真落实以标准预防、强化防控为关键的人员安全,以规范流程、提升技能为关键的急救安全,针对冬春季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和老年慢性病叠加风险,坚持“多病同防”,保护患者安全。三、工作要求(一)建立防控管理机制。成立疫情防控管理委员会,明确疫情防控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按照明确分工、专兼结合、指导检查、落实责任的要求,加强对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控制。(二)落实防控工作制度。制定覆盖院前急救全过程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做好防控风险评估,细化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三)常态化全员培训、演练。根据最新诊疗、防护、感染与预防控制的指南、规范文件要求,结合院前急救机构感染与预防控制的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分人员、分岗位、分层次开展院感防控培训、演练,提高全员防控意识和处置能力。(四)加强防控预警监测。充分发挥院前急救机构发热“哨点”预警监测作用,调度指挥、急救人员落实“首问”、“首诊”流调筛查要求,遵循就近转运原则,做好院前发热患者的交接、信息登记与上报。(五)保障防控物资储备。各院前急救机构应储备种类齐全、质量合格的防控物资,储备量应至少满足急救满负荷运转30天需要。(六)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各院前急救机构要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化洗消区,配备洗消设施,完善硬件配置,三区明确,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完善转运工作运转机制,建立转运、消毒梯队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转运洗消工作。(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