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即墨,驾校教练车中去世,愿每一个驾车

8月3日夜间,即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大雨倾盆,出行困难,医院急救车却奔波在即墨城乡,急救并转运了十多名病患。这其中,最令人难过和遗憾的,是一名只有40多岁的男性。

据介绍,这名男性是即墨某驾校的学车教练,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下班后5个多小时仍然没有回到家中。家人连夜冒雨寻找,终于在返程路边发现了他驾驶的车辆,而他坐在驾驶座上,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出诊医生分析,大概率是由心脏性疾病导致的猝死。

日常生活中,司机在驾驶中突发疾病的事情并非个例。

驾车上路本身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行为,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车作为出行方式的今天,司机一旦在驾车途中突发疾病怎么办?车上乘员应如何处理?又有哪些患者、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开车呢?

01

患有慢性病要谨慎开车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在驾车时最容易出现眩晕,如果遇路面突发情况引起情绪激动或紧张,还极易出现脑部出血而导致肢体瘫痪,或诱发心肌梗塞,导致猝死。

建议有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谨慎开车。开车前应评估自身身体条件,一旦发现身体状况出现问题不宜驾驶时,不要勉强上路。

02

遇突发状况要沉着应对

如果在驾车过程中,感觉身体不适或突发疾病,应立即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区域,打开车辆危险报警闪光灯,然后拨打、、(三台联动)急救电话,并告诉其准确位置,以便救护人员能够快速进行救援。

乘车人发现异常时,可询问司机身体状况,如果驾驶人很难操控车辆,可帮驾驶人缓打方向盘,让车停在最右侧的车道。在打方向盘时应立即按下应急灯,但不要急于换挡,否则可能造成车辆失控。

此外还要不断按喇叭向后车传递紧急信息,提示后车保持安全距离。在安全区域停车后,立即拨打求助。

03

服用这些药品后不宜开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7类药品会对驾驶产生影响,并且建议服用这些药物期间禁止驾车。

这些药物分别是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心脏病用药以及降血糖类药7大类。

调查显示: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我们常服用的感冒药及抗过敏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这种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注意力、反应速度下降。

提醒广大驾驶员,服用有些药物,尤其是感冒药后不要开车,会影响驾驶安全。

01

驾车前饮食不当有碍驾驶安全

驾车时出现身体不适,有时或许是因为驾车前饮食不当。

空腹驾车危害不亚于酒驾。人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下,体内血糖会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低血糖,此时脑组织会因缺乏能量而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精力分散,导致人的应急能力、思维能力都会下降。

吃饱喝足后立马开车也不行。因为吃的过多时,大量血液会供给肠胃帮助消化,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产生倦意,造成注意力不集中。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近安全停车,待精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后再重新上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ukouwuweiwan.com/jjyysyrq/92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