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小课堂大结局下篇

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279415.html

大结局下篇

继续来看

专业急救知识

急救培训板块

是现场救护者为心脏骤停患者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技术

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建立临时的人工循环,保证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心肺复苏应尽早实施,最好在黄金4分钟以内,这是由于人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如果脑细胞超过4分钟无氧供应,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

确认现场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观察环境有无危害救护者和患者的危险因素,不可贸然进入现场

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轻轻拍打患者双肩,在双耳旁大声呼喊,同时进行呼救,轻拍重唤(确保不是短暂晕厥,或者睡着)

判断是否有呼吸

观察患者胸腹5-10s,手搭患者内侧(靠近自己一侧)颈动脉,以、、…的节奏(一般数7秒即可),判断是否有脉搏

拨打或

经检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仅是濒死喘息后,请求其他救助者帮忙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急救人员相关具体信息,并在急救人员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救援,有条件时尽快取AED(心肺复苏越及时越好)

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打开AED电源,按照其内部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根据电极片上的标识,将其中一个导联贴片贴在右胸上部,另一个导联贴片贴在左侧乳头外缘(根据AED上的图片指示)。若分析结果为“建议除颤”,除颤器会自动充电,并提示使用者按下电击键进行自动电除颤

如果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心率,立即进行下一个30:2心肺复苏(约2分钟),持续操作,直到患者恢复心跳呼吸,或专业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胸外按压

放置患者于平整而坚硬的地面,呈仰卧位,跪立在患者某一侧

开始胸外按压,找准正确按压点,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

对准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位,右手(或左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中点,双手交叉重叠,右手(或左手)五指翘起,双臂伸直,利用全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30:2的比例,重复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速度保证至少-次/min,不可过快或过慢,需使胸廓充分回弹,按压深度至少5-6cm

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之后,以仰额提颏法开放气道及清理口鼻分泌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意识丧失的患者可因舌后坠而阻塞气道

人工呼吸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

在患者口部放置呼吸膜进行隔离,若无呼吸膜,可以用纱布、手帕、一次性口罩等透气性强的物品代替,但不能用卫生纸巾这类遇水即碎物品代替

用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2次

!每次吹气时,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吹气后,及时松开紧捏患者鼻翼的手指;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可吹气量过大

!如果遇到颈部有损伤的患者,不可轻易活动患者颈部

翻转稳定侧卧位

若患者恢复呼吸,将其翻转至稳定侧卧位

一只手将患者对侧的手拉至救护员侧,固定在地面上,另一只手把住患者对侧膝关节,拉向救护员侧,着地固定,以保证膝、髋,肘、肩同时呈90度角

伸直的手手心朝上,弯曲的手手心朝下,保证脊柱轴向翻转

翻转后,使患者的头部枕在上臂上

Tips:

这里只整理了最简单重要的步骤,还有很多操作上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没有一一提到,建议大家仔细阅读往期急救小课堂的详细介绍和图示讲解来复习哦

详情指路第三、七、十期急救小课堂

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软组织损伤:如割伤、撕裂伤、擦伤、动物咬伤或刺伤、瘀伤、扭伤等

骨折、关节脱位

简单螺旋包扎

从受伤肢体的远端开始,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手腕向手臂)

包扎时先环绕两圈固定起始端,再由内而外扎牢,每绕一圈时,绷带应遮盖前一圈2/3,前圈绷带应露1/3(遮2/3,露1/3)

包扎绷带应将敷料完全遮盖,结束时再绕两圈固定

螺旋反折包扎

用于包扎四肢粗细不均的部位

包扎时先环绕两圈固定起始端,然后每包扎一圈反折一次

反折时,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绷带上面正中处,用另一只手将绷带向下反折,再向后绕并拉紧

结束时绕两圈固定

人字形包扎

用于包扎有弯曲功能的关节处

包扎时先将绷带在关节中央重复缠绕做固定,然后绕一圈向下,再绕一圈向上,反复向下、向上缠绕

包扎结束时,在关节上方重复缠绕做固定

8字包扎

用于包扎手(足)部

将绷带在手腕(足踝)处绕两圈固定,然后将绷带斜绕过手(足)背、手掌(足底)到指(趾)旁

将绷带围绕手(足),使绷带的下边贴住指(趾)甲部,然后再将其绕回手腕(足踝)处

“8”字形缠绕手(足)部,直至绷带将敷料完全遮盖,结束时在手腕(脚踝)处绕两圈做固定

Tips:

使用绷带时要注意:

双手持绷带

包扎开始和结尾时重复缠绕固定

包扎不得过紧或过松

包扎肢体时,应露出指(趾)端

包扎结束时,检查伤肢远端的血液循环,如包扎过紧,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避免远端组织缺血、坏死

详情指路第四期急救小课堂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1岁以下婴儿(拍背+胸部按压)

尽量咳嗽

如果孩子能发出声音或者哭泣,尽量让孩子咳嗽

拍背

当孩子仍有反应,但已经不能发声或哭泣时,采用拍背+胸部按压的方法

拍背时,托住头部,将孩子翻转为脸部朝下,使孩子趴在胳膊上,我们的胳膊放在大腿上。用右手掌根,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连续拍打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压胸

若异物仍未排出,用手托住孩子的头部和颈部,放在右腿上。用食指找到宝宝两乳连线中点,中指并拢后自然落到两乳中点下方。连续按压5次,频率为每秒1次

连续按压后,检查孩子嘴里是否有阻塞物。若有,小心拿掉。若仍未排出,循环拍背和压胸的操作,直到阻塞物排出或孩子失去反应。若孩子失去反应,就要开始心肺复苏操作

1岁以上孩子/大人(腹部冲击法)

尽量咳嗽

如果患者仍能呼吸或咳嗽,鼓励患者咳嗽

当患者仍有反应,但已经不能发声或呼吸时,采用腹部冲击法,也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到背后

询问患者是否不能呼吸,如果患者点头,请告诉他,您将要开始急救。施救者应站在病人背后,一只脚放置于患者两条腿之间。右手握拳,大拇指收到手掌内,以免伤到患者

冲击腹部

搂住病人腰部,找到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右手握拳,虎口对准该处。左手抓住右手,两只手从下往斜上方冲击腹部。若患者体型较大或是孕妇,应给予胸部冲击,将双臂放在患者腋下,双手放在胸骨下半部,以同样的手法冲击即可

详情指路第九期急救小课堂

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判断是否为脑卒中

看一张脸有没有口角歪斜

看两只手抬起来力气一不一样

聆听患者说话声音清不清楚

如果以上三条有一条符合,应该立即拨打医院就诊

脑卒中急救

在拨打急救电话后,病人应在家中安静等待,切勿擅自走动。防止因没有专业的搬运工具的运动而加重病情

在生存的脑梗患者中,有三分之二留有残疾。脑梗的急救黄金时间是三个小时,在发病三小时以内,可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快速打通血管,减轻脑梗造成的后遗症

详情指路第二十一期急救小课堂

常见意外类

冻伤是由于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轻度的冻伤可能造成皮肤红肿,感觉热、痒、灼痛,如不继续受冻,可自行缓解,不会留痕,稍严重的可能会出水泡,疼痛剧烈

严重的冻伤,皮肤会出现黑色或紫褐色,不会疼痛是因为已经丧失了痛觉,不易愈合,且可能遗有瘢痕,长期疼痛,更严重的可能截肢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

包括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使之保持适当温度,以维持足够的血供

快速复温

快速水浴复温时,水浴温度应为37℃~43℃,复温停止的判断标准为:皮肤潮红、肢体有温热感

局部涂敷冻伤膏

改善局部微循环

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应用内服活血化淤等类药物

Tips:

快速复温时,浸泡时间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高,更不宜立即用热水烫洗或用热物敷贴或用火烘烤

禁忌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这会进一步损伤组织,对受伤部位的任何摩擦都是禁止的

冻伤比较严重,医院治疗

详情指路第五期急救小课堂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对于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或许就可以避免不良的后果的出现

冷水冲洗

用流动冷水轻轻冲洗伤口10-30分钟,或把伤口持续浸泡在水中10-30分钟,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此外,对于不能冲或泡的位置,可以用凉毛巾湿敷较长时间直到疼痛缓解

脱掉衣物

在穿着衣服被热水、热汤烫伤时,应该先直接用冷水浇在衣服上降温,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等待医生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

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

涂药

这个方法只适用小面积的轻度烫伤,直接用烫伤药轻柔均匀涂抹于伤口及其周边皮肤

切忌用消炎药水或是颜色较深的东西涂在伤口上面,不能用绷带包扎

无菌纱布覆盖,医院

对于大面积或重度烧烫伤,冷水冲洗并剪掉衣物后,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纯棉毛巾覆盖于伤口并固定,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

应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伤口面积过大或过重,擅自用药往往会适得其反且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此外,对于面部烧伤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Tips:这些土方不可取

用白酒冲洗伤口:对于未破溃的皮肤,白酒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皮肤已破溃时时应用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

冰敷: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

牙膏涂抹:牙膏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反而会对伤口造成进一步侵害和引起疼痛。此外,牙膏污染创面,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详情指路第八期急救小课堂

如果扭伤部位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康复

如果自己活动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医院诊治

早期治疗原则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不宜作按摩和理疗,可先用弹性绷带加以压迫,防止进一步肿胀。包扎时先用海绵垫敷伤部,再行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同时将下肢抬高增加静脉血回流以防肿胀

冷敷

将冰块包上毛巾或者用冰凉的水沾湿毛巾,或将伤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来水下冲洗

冰敷目的在于防止内出血的持续,但需避免冻伤

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

热敷

一般受伤24到48小时后可以开始用热敷,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

热敷可以加速局部区域的供血,每天可多次用蒸汽、热毛巾或微波加热的暖袋进行治疗,每次10—15分钟

详情指路第六期急救小课堂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如何判断人是否触电

人体触电时,轻者惊吓、心悸、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重者立即出现昏迷、强直性肌肉收缩、休克、心律失常、心跳及呼吸极微弱呈假死状态或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发绀。电击部位皮肤的电灼伤、焦化或炭化,并有组织坏死

触电时,如何自救

在触电后保持镇静,用另一只手抓住电线绝缘处,把电线拉出,摆脱触电状态

如果触电时电线或电器固定在墙上,可用脚猛蹬墙壁,身体往后倒,借助身体重量甩开电源

告知身旁救援人不能用手拉自己,否则会再次造成人员的损伤;若旁边无救援人员且意识清醒,可高喊发出呼救信号

他人触电,如何帮助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施救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若因触及电器导致触电,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或用带绝缘刃具将电线截断,切勿贸然用手接触伤者

若是被漏电电线击倒,可用木棍等绝缘体将电线挑开,或戴绝缘手套,站在木板(木凳)上将触电者拖开

如果触电者呼吸、心跳微弱或不规则甚至停止,脱离电源后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若触电者有皮肤灼伤,用干净的水冲洗拭干,再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包扎好,以防感染

详情指路第十八期急救小课堂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气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当患者哮喘发作,气道变窄,空气难以吸入,呼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宠物、花粉、油漆、食物(鱼、虾、蛋类、牛奶等)、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等)、运动等等

如何判断是否哮喘发作

哮喘患者大多熟悉自己的情况,并会告诉你他们是否处于哮喘发作状态

若患者呼吸和说话困难,可能咳嗽、憋喘,努力挣扎着呼吸,非常焦虑、恐慌

有时因缺氧,会出现口唇、耳垂、甲床青紫的状况

急救措施

帮助患者取较舒服体位坐下,帮助服药,并安抚。使用平喘气雾剂舒张气道平滑肌,扩张气管从而缓解呼吸困难

轻微的哮喘发作后几分钟之内会自行缓解,

若症状加重,患者未随身携带药物或服药后病情未缓解,请立即拨打

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刺激性气体。注意保暖,环境安静

家庭护理

避免空气中的过敏原:定时除螨;避免接触来自宠物的过敏原

避免进食致敏食物:如虾、蟹

避免空气污染:避免室内刺激物如烟草、家用喷雾剂等

患者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家属也应该熟知

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冷饮

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限,不能剧烈运动

详情指路第二十二期急救小课堂

这一学年

急救小课堂

第一次跟大家见面

我们很开心

跟大家一起学习解决

生活中突发的小问题

我们虽然不是专业的救护人员

但对于急救

我们永远保持着

严谨的态度和炽热的初心

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急救内容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没准下学期就会出现哦

暂时打板,秋天再见

文案

急救部

排版

急救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oukouwuweiwan.com/jjyyzl/70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