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几个月时间,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从不到10块钱/支涨到了92块钱/支,还买不到;两年前,才20元左右一盒的氯解磷定,现在已涨到元一盒,即使这样,还是断货;
去医院,即使涨到27元一支,医院里也还是没有药……甚至在网络上一些医药论坛里出现了“炒房不如炒急救药”的调侃。
郭一凡/摄
氯解磷定、去甲肾上腺素、
西地兰……
急救药缺了再缺
“大夫,快点救命呀,好好的怎么就喝了农药了呢?快点呀大夫!求您了!”慌了神的家属说完这句话直接瘫软坐在了抢救室门口的地上,眼望着急救床上躺着的人被几位医护人员推进了抢救室,生死未卜。
这是在很多涉及农药中毒的影视题材里常见的情形,一般在这个时候,擅长解有机磷农药毒的大夫就会带着一个药登场:氯解磷定注射液。
氯解磷定注射液是一种主要用于多种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的农药解毒急救首选药。清华大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向阳告诉记者,“现在,医院没有,医院都缺。氯解磷定从年初的每支4.61元涨到现在的每支元,一盒从20元左右涨到一盒元,但还是买不到,医院只有用碘解磷定替代。”
“我们没有氯解磷定,我们有碘解磷定。”湖南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邓桂明介绍。“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的药理作用相似,从药品目录的角度,医院有碘解磷定就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了。”
但我们需要正视的是,氯解磷定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急救药,而碘解磷定只是氯解磷定在缺货情况下的替代品,显然,效价会差些。
氯解磷定起效较快,耐药性好,是农药中毒急救的首选,而碘解磷定则常用于急救后的恢复治疗。张向阳介绍:“目前由于氯解磷定缺货,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病患时只能使用碘解磷定。1.6克碘解磷定等于1克氯解磷定的效价。”
采访中,张向阳不无忧虑地表示,在临床中用碘解磷定替代氯解磷定,对患者的急救和愈后及不可逆伤害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急救中,分秒必争,每一秒都关乎患者的生命与日后的恢复情况,晚一秒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是死亡。”
“由于氯解磷的定价较高,我们这里一直用的都是碘解磷定。”医院药学部主任李钟勇告诉记者,虽然碘解磷定和氯解磷定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命药,但目前四川省遂宁地区用的主要也都是碘解磷定。
年以来,贵州、宁夏、广西、辽宁等地公布的短缺急救药品清单中,氯解磷定均列其中。而且,即使作为备选的急救解毒药的碘解磷定也依然面临缺货涨价的情况。
也就是说,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被送到急诊时,有可能出现没有解毒药的尴尬境地,即使快速转院,也可能出现医院。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看着患者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慢慢地消失,但急救缺药,连替代药都缺,医生又能做些什么呢?
据湖南、四川、医院提供的价格显示,碘解磷定年9月之前是20元/盒,年9月至今涨到元/盒。年以来,云南、宁夏、辽宁等多省公布的短缺药清单,碘解磷定均列其中。
根据健康时报记者年10月14日通过查询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今年1~5月短缺药情况数据发现,碘解磷定缺货长达5个月之久。
医院近个短缺药品中,急救中常用的止血药、麻醉药、强心药、解毒药均包含其中,如西地兰、去甲肾上腺素、解磷定、硝酸甘油、布比卡因等。
西地兰是用于急性心衰的强效药,据各省紧缺药品挂网采购的公告显示,目前在江西、北京、山东、陕西、河北、新疆等6个省市,都呈现缺货状态。
清华大学医院药剂科主任艾超介绍:“在临床中,西地兰、去甲肾上腺素、布比卡因、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一直以来都比较紧张。虽然急救类药品在临床上使用量相对固定,但像西地兰这样的急救药物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也不是新鲜事了。”
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显示,硝酸甘油、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缩宫素等急救药物更是出现连续5个月缺货的情况。
辽宁、贵州、云南、宁夏、广西等多地均出现急救药告急的情况,且短缺情势还在蔓延。而对于医院来说,急救药短缺情况更是严重。
医院、边缘地区医疗机构里的急救药储备严重短缺,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医院转移,而由于路途遥远,很多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和最佳治疗效果。
3倍、30倍、60倍……
多种急救药价格涨了再涨
以下表格由健康时报记者综医院、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提供的数据,截至年11月8日。
如果说,急救药缺货让患者用不到急救药,而急救药的药价急速上涨了数十倍,则造成患者用不起药了。
“西地兰从年的11元钱/支一下涨到了现在92元/支;去甲肾上腺素从6元/支左右涨到10.7元/支;治疗出血的维生素K1,年一支不到1元/支,现在涨到了15.8元/支。”艾超介绍,从年以后,急救药每年都在涨,今年的涨势更加凶猛。比如氯解磷定从年初的20元左右/盒涨到了现在的元/盒。
健康时报记者综合多地多家药品价格数据发现,年以来绝大部分急救药均在急速涨价,涨幅少的3倍,涨幅大的甚至涨了近60倍。比如,去甲肾腺上素上涨近4倍,西地兰上涨25倍,碘解磷49倍,氯解磷定上涨51倍。上涨幅度最大的是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从过去的0.7元/支涨到了42元/支,上涨近60倍。
“虽然大部分急救药用量都不会太大,但像去甲肾上腺素这样的药品在急救中需24小时不断给药,单体用量大。”张向阳介绍,除了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大以外,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时,使用氯解磷定量多的时候每天可达6支,有的甚至达10多支。这也就意味着,患者需要承担的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
对于急救药急速涨价感触最深的是身处急救一线的医护人员。张向阳认为,氯解磷定、去甲肾上腺素等急救药价格翻倍上涨,且在急救中使用剂量较大,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贫困患者用不起药。
“就比如目前氯解磷定是元/支,如果一天用10支,就意味着光是这一天在氯解磷定上的费用支出就达到了0元,这还不包括床位费等其他抢救时的费用支出。”
好在,“大部分患者一生都只使用一次急救药,而且是在抢救的紧要关头。”李钟勇说道,“其实对于患者来说,急救药价格上涨并不会像降压药、降糖药这种常用药带来的感受那么明显,”可问题是,“患者急救时迫切地需要药,医院又买不到药,药掌握在厂家和代理商手上,为了抢救病人必须随行就市,这实际医院涨价。”
李钟勇提出,目前国家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此举目的是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但同时也导致药品生产厂家话语权增加,厂家要求配送公司必须涨价才能供货。
急救药断货、涨价的焦点落到了生产急救药的药企身上。
然而,氯解磷定近乎百分之百独占市场的独家生产商——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其营销总监吴继(化名)在采访中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虽然氯解磷定现在的出厂价是元/盒,一盒5支,加上中间商业公司的配送费,进医院的价格是元/盒,但这个价格是经财务核算,留取企业一定利润后定的价格,是合理的。”吴继还表示,“作为国家定点采购单位,我们的财务情况都是上报国家工信部的,相关部门可以来调查核实财务情况。”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急救药不同于普通常用药,有时效且时效期较短,且有一定的储备量要求,多数急救药存在过了保质期还未使用需要报废的情况。而随着急救药价格的上涨,这在医院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还是要患者来埋单。
此外,急救药价格急速上涨,也改变了医生的用药习惯。就比如前面提到的,以氯解磷定为例,由于价格上涨招标价格高,四川、湖南、辽宁医院,已基本把相对便宜的碘解磷定作为备用首选的解毒药,医生在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时,急救用药习惯也随之而改变。
急救药为什么价格暴涨还频频缺货?急救药涨价还断供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
年以来,从医院到媒体,从患者到医护人员,从两会代表、委员到国家高层领导,多有呼吁也多有表态、批示,社会各方面都在努力,但始终没有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
为什么急救药的价格涨了再涨,却依然一缺再缺?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任药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原料药稀缺、涨价导致急救成品药涨价,招标价格倒挂导致生产企业放弃市场,垄断性生产经营加剧了急救药频频缺货断供。”
“生产急救药的厂家较少,一个药品往往仅有两三家药厂在生产,有的药品甚至还只有一家药厂在生产。”李钟勇认为,急救药由于本身价格低、利润相对较薄,大部分企业不愿意生产,从而导致生产企业少的情况。
据了解,氯解磷定在国内仅有的生产企业为上海旭东海普药业。这家企业原为中国第一针剂厂海普药厂(现为上海医药工业公司)与台湾东洋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企业。年,远大医药(中国)公司以15.4亿元收购了旭东海普原台湾东洋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所占的55%股份后,剩下的45%股份由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占有。据上海旭东海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