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专业类
专业代码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医科类
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
医科类
护士、母婴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育婴师、母婴护理师资格证
母婴护理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3)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4)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5)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有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规范、熟练的护理操作能力。
(3)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4)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解决常见护理问题和安全给药的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病室和护理对象管理的基本能力。
(8)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母婴护理
(1)具有母婴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进行母婴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具有为产妇和婴儿进行健康管理与护理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公共基础课
(1)必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8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9
计算机应用
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4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爱好艺术的情感,发展艺术方面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70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
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2)限定选修课
1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及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国家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中职阶段应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心。
54
2
中职生职业素养读本
本教材围绕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问题,从中职教学的特殊性和职业学校教学技能方面,探讨了中职生质押素养培养的基本内容、规律和模式。本教材以技巧性内容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职场意识,同时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素质培养提供实务直指导,进一步培养和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职业素质。
36
3
中职生就业指导
《中职生就业指导》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学历、知识、技能、心理等的客观实际,选取典型案例,精心编排为操作性极强的项目,用任务驱动,从案例入手,以互动为原则,目的在于帮助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并融入社会。本书设置栏目包括:项目引言、项目目标、任务目标、案例导入、想一想、知识链接、任务实施、职业生活小贴士等,每个项目后还附有思考与训练,力求实现学以致用,形成能力迁移。
36
4
中职创新创业
实战
《中职创新创业实战/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材》以中职创业教育的需求和特色为出发点,将创新和创业结合在一起,以案例分析为引导,穿插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双向培养。
36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解剖学基础
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实践操作,会运用解剖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
2
生理学基础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掌握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
90
3
药物学基础
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能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能对常见疾病非处方药物进行用药指导和药物咨询,具有对常用药物制剂进行外观检査、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与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初步具备药物应用过程的护理技能
72
4
护理仪礼与人际
沟通
掌握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的相关知识(日常人际沟通礼仪、仪表仪态与修饰、求职礼仪、服务礼仪、商务活动礼仪等)和技巧,灵活运用到护理工作中,具备护理专业的人文修养
36
5
护理学基础
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应用护理程序指导实践,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正确书写护理医疗文件,能初步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
6
护理评估
了解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指征及检查前后的护理,掌握身体状况评估的方法、内容、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能正确进行系统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能熟练进行各种实验标本的采集,能熟练进行心电图操作并识别正常心电图,能综合分析评估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资料并找出护理问题,能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54
7
内科护理
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熟悉内科常见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具有对内科常见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及处理的能力,能正确书写记录,能配合医师对内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能配合医师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能运用内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8
外科护理
了解外科有关疾病的概念,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处理原则,熟悉外科常见病的护理问题掌握外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掌握外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原则和方法,能配合医师对外科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能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2)专业(技能)方向课
母婴护理方向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母婴护理技术
熟悉新生儿生理特点、产妇产后的生理、心理变化,掌握新生儿护理的基本要求、新生儿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护理、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掌握产妇日常生活与心理护理、产后疾病预防与护理、产妇的保健和营养,能对婴儿和产妇正确实施常用护理技术
54
2
遗传与优生
了解遗传的分子学基础和细胞学基础,熟悉遗传的基本规律、影响优生的因素,掌握常见遗传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传递方式、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优生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初步进行遗传与优生的咨询和指导,配合医生进行优生指导
18
3
妇产科护理
熟悉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能配合医师正确地进行妇产科主要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妇产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72
4
儿科护理
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等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能配合医师对急危9重症患儿进行抢救配合,能配合医师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运用儿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
72
(3)专业选修课
1
病理学基础
了解病理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初步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与代谢的改变,学会科学运用病理学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判断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认识病理过程本质
36
2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掌握重要的免疫基本理论与知识,能正确理解临床常见超敏反应及免疫学诊断、预防及治疗,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和医学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致病性,掌握微生物免疫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常见病原生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36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包括教学见习及综合技能训练。教学见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内容。综合技能训练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5)顶岗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国家《护士条例》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方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依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3号)的有关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以下简称实习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执业准入标准的内容。
毕业实医院、二级以上医院等。实习主要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进行轮转。实习主要内容包括病房的主要设备及使用方法,入院、出院病人的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病房及患者的管理,常见病患者的护理,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护理文件的书写及医疗档案的管理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32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4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对医疗机构及护理岗位的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中应根据护理行业需求开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2.教学安排建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必
修
课
职业生涯规划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36
2
哲学与人生
36
2
语文
4
3
2
2
数学
4
3
2
2
英语
4
3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2
2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2
公共艺术
36
2
历史
36
2
限
定
选
修
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4
2
1
职业素养
36
2
就业指导
36
2
创新创业教育
36
2
小计
22
18
12
10
6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解剖学基础
7
生理学基础
90
5
药物学基础
90
5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54
3
护理学基础
6
5
护理评估
54
3
内科护理
5
5
外科护理
5
5
小计
10
14
20
10
专业
(技能)方向课
母婴护理方向
妇产科护理
6
2
儿科护理
6
2
母婴护理技术
72
4
母婴保健
36
2
专业选修课
病理学基础
54
3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基础
54
3
小计
12
16
综合实训
10
毕业实习
临床实习
40
合计
32
32
32
32
32
40
说明: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突出以人为本、人人成才和身体力行;第二,在专业知识方面,突出职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课程知识与岗位知识的联系、专业发展与职业技能的联系;第三、在专业能力方面,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专业教学与职业指导相结合。
依据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教师应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深入护理工作一线,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教师中,应有1或2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在当地护理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素质优秀,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经历,在学校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建立稳定的行业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护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研究和认识,在学校教学及对专任教师的指导等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相关执业资格证书。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训室分为基础护理、专项护理和拓展护理(见表1)。实训室应具备访问Internet的条件,保障教学、贴近临床、注重人文。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模拟病区。
表1各实训教学类别应具备的教学场所
实训教学类别
实训教学场所
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室(含传染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专项护理
1.健康评估技术实训室
2.内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3.手术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室)
4.外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5.急救护理技术实训室
6.重症监护技术实训室(ICU)
7.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8.儿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拓展护理
1.康复护理技术实训室
2.中医护理技术实训室
3.老年护理技术实训室
4.社区护理技术实训室
5.口腔护理技术实训室
6.护理礼仪技术实训室
7.心理护理技术实训室
各实训室仪器设备的装备要求(见表2、表3)。仪器设备台套数为同时满足40人/班开设实训教学的装备要求。在保证实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各学校可根据本专业的实际班级数及班级学生数对实训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并根据需要增加实训室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数量。
表2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装备要求
实训教学场所
实训教学目标
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基础护理技术实训室
基础护理技术实
训室
基础护理技术实
训室
基础护理技术实
训室
基础护理技术实
训室
护士站的设置
1.熟悉病区的设置
1
护士工作台
1套
2
住院病人一览表及病区呼叫系统
1套
3
医院办公系统
1套
4
医用人体秤
1台
5
病历车
1辆
6
电子病历车
1辆
7
电子钟
1套
铺床技术
2.能规范、熟练地进行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的操作
8
普通病床
8张
9
多功能病床
4张
10
床旁桌
10只
11
床旁椅
10把
12
床头设备带
10套
13
床上用品
床垫、床褥、棉胎、枕芯
10套
大单、被套、枕套、橡胶中单、中单
20套
其他:床头卡或床尾卡、护理级别标记、病员腕带、病员服、床刷或扫床巾、麻醉护理盘、一次性中单、便盆等。
病人运送技术
3.能安全规范使用平车、轮椅、担架运送病人
14
平车
1辆
15
轮椅
1辆
16
担架
1付
卧位安置技术
4.能安全规范使用保护具、辅助器具等设施安置患者卧位
17
脚踏櫈
2个
18
约束带
5套
19
支被架
1个
20
拐杖、手杖、助行器
1套
其他:软枕、小毛巾、大单、绷带、衬垫等
消毒灭菌技术
5.掌握常用物理、化学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方法
21
电热煮沸消毒器
1只
22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1只
23
紫外线消毒车
1辆
其他:干烤箱、微波炉、臭氧灭菌灯、医用空气消毒器、各种化学消毒液等
无菌技术
6.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24
持物钳(镊)、置钳(镊)筒
10套
25
治疗碗
20个
26
治疗盘
20个
27
有盖罐
10个
28
三叉钳
1个
其他:操作台、弯盘、方盒、棉质双层包布、治疗巾、瓶装溶液、手套、棉签、纱布、胶贴、手消毒液等
传染科消毒隔离技术
7.正确进行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防护衣、脱戴口罩及面罩
29
洗手池
3个
30
手烘干器
3个
31
隔离衣
10件
32
防护衣
10件
33
医用防护面罩
10个
34
医用防护口罩
40个
其他:手刷及手刷盒、手消毒液、污物桶、小毛巾、避污纸、医用口罩、各种规格的一次性手套、帽子(布制帽子或一次性帽子)、鞋套等
清洁卫生护理技术
8.正确实施口腔护理;
9.正确实施晨、晚间护理、床上洗发、床上擦浴、压疮的护理
35
治疗车
10辆
36
晨间护理车
2辆
37
洗头车
1辆
38
床上洗头盆
1
39
成人女性护理人
5具
40
成人男性护理人
1具
41
压疮仿真模型
1套
42
红外线治疗灯
1台
43
牙模型
5个
44
其他:开口器、拉舌钳、压舌板、漱口杯、各种漱口液、便盆、隔帘或屏风、电吹风、电水壶、橡胶马蹄垫、电动按摩器、大浴巾、毛巾及洗漱用品、一次性口腔护理包、病员服等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10.正确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5
玻璃体温计(口表)
40支
46
红外线体温计
2个
47
体温计甩降器
1台
48
电子血压手臂
1只
49
汞柱式血压计
台式
10台
立式
4台
50
听诊器
单筒式
10只
多筒式
5只
其他:腋表、肛表、电子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无液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生命体征测量盘、记录单、有秒针的表、体温计消毒盒、纱布等
鼻饲技术
11.正确实施鼻饲操作
51
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
1具
52
鼻饲与洗胃模型
2具
其他:治疗盘、胃管、治疗碗、治疗巾、压舌板、50mL注射器、镊子、血管钳、弯盘、量筒、鼻饲饮食、水温计、胶布、纱布、液状石蜡、棉签等
导尿技术
12.正确实施女病人导尿操作
53
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2具
54
不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2个
13.正确实施男病人导尿操作
55
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2具
其他:治疗车、治疗盘、导尿包或一次性导尿包、外阴冲洗用物、便盆、屏风等
灌肠技术
14.正确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
15.正确实施保留灌肠操作
56
灌肠与肛管排气训练仿真模型
2具
57
灌肠筒
10套
其他:治疗盘、弯盘、血管钳、治疗巾、橡胶单、注洗器、治疗碗、灌肠袋、液状石蜡等
给药技术
16.正确实施口服给药和吸入给药操作
58
药柜
1顶
59
器械柜
4顶
60
发药车
2辆
61
超声雾化器
2台
62
压缩雾化器
1台
17.正确实施药液抽吸、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操作
63
皮内注射模型
10个
64
上臂肌内注射模型
10个
65
臀部肌内注射模型
10个
66
静脉注射手臂模型
10只
67
静脉注射泵
1台
68
快速过敏试验仪
1台
其他:研钵、量杯、滴管、一次性雾化吸入器、注射盘、各种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皮肤消毒液、棉签、锐器盒、小垫枕及垫巾、止血带等
18.正确实施静脉输液操作
69
治疗车
10辆
70
输液泵
5台
71
输液架
10个
72
输液椅
2只
其他:注射盘、各种规格的一次性头皮针及输液器、一次性输血器、皮肤消毒液及棉签、小垫枕及垫巾、止血带、锐器盒、输液敷贴、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等
冷热疗技术
19.正确使用冰袋、冰帽、冰囊、热水袋;正确实施热湿敷、乙醇拭浴、热水坐浴操作
73
冰袋、冰帽、热水袋
2套
74
坐浴椅及盆
1套
其他:冰囊、冰槽、水温计、治疗盘、治疗碗、弯盘、热水袋、化学冰袋、橡胶单、治疗巾、卵圆钳或长镊子、敷布、热水瓶、凡士林、棉签、乙醇等
标本采集技术
20.正确采集患者血、尿、粪便、痰液标本
75
血气分析模型
1个
76
自动静脉采血器
2套
其他:静脉注射用物、集痰器、粪便、尿液标本收集器等。
常用抢救技术
21.正确实施洗胃、吸痰操作;
22.正确实施氧气吸入操作
77
抢救车
2辆
78
全自动洗胃机
1台
79
电动吸引器
5台
80
氧气甁
5只
81
氧气瓶推车
5辆
82
氧气表
墙壁式
5只
立式
5只
其他:治疗车、电插板、治疗盘、治疗碗、漏斗洗胃器、镊子、弯盘、纱布、液状石蜡、棉签、胶布、剪刀、洗胃溶液、活动扳手、氧气枕、面罩、一次性吸痰导管、一次性吸氧导管、一次性湿化瓶等
基础护理技术综合训练
23.能运用辅助教学系统,巩固基础护理技术
83
开放式基础护理辅助教学系统
1台
表3专项护理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装备要求
实训教学场所
实训教学目标
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护理评估技术实训室
身体评估
技术
1.正确评估胸腹部体征
1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1套
2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10套
3
听诊器
10个
2.正确运用视触叩听四诊对病人进行评估
4
台式水银血压计
10台
5
医用人体秤
1台
6
听诊器
单筒式
10只
多筒式
5只
7
叩诊锤
20个
8
诊断床(或病床)
其他:体温计、电筒、软尺、压舌板、棉签等
心电图测量技术
3.正确使用心电图机;
4.能识别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
9
心电图机
台式
3台
便携式
2台
其他:导联连接线、生理盐水、棉签等
健康评估技术综合训练
5.能运用辅助教学系统巩固健康评估技术
10
开放式健康评估辅助教学系统
1套
内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胸腔穿刺
技术
1.能实施胸腔穿刺术前术后护理;
2.能协助医生完成胸腔穿刺操作
1
普通病床
2张
2
床旁桌、床旁椅
2套
3
床上用品
床垫、床褥、棉胎、枕芯
2套
大单、被套、枕套、橡胶中单、中单
4套
4
治疗车
2辆
5
胸腔穿刺模拟人
2个
6
胸腔穿刺包
2套
7
治疗盘
2个
其他:无菌手套、消毒溶液、棉签、培养试管等
腹腔穿刺
技术
3.能实施腹腔穿刺术前术后护理;
4.能协助医生完成腹腔穿刺操作
8
腹腔穿刺模拟人
2个
9
腹腔穿刺包
2套
其他:治疗盘、腹腔穿刺针、无菌手套、消毒用品、盛器、量杯、无菌试管、注射器、多头腹带等
腰椎穿刺
技术
5.能实施腰椎穿刺术前术后护理;
6.能协助医生完成腰椎穿刺操作
10
腰椎穿刺模拟人
2个
11
腰椎穿刺包
2套
其他:治疗盘、消毒溶液、棉签、胶布、无菌手套等
骨髓穿刺
技术
7.能实施骨髓穿刺术前术后护理;
8.能协助医生完成骨髓穿刺操作
12
骨髓穿刺模拟人
2个
13
骨髓穿刺包
2套
其他:治疗盘、消毒溶液、棉签、胶布、无菌手套等
血糖检测
技术
9.正确使用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
14
快速血糖仪及其附属装置
10个
其他:治疗盘、试纸、采血针、消毒液、棉签等
胰岛素笔注射技术
10.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胰岛素
15
胰岛素注射笔
5套
16
胰岛素注射练习模块
5个
其他:笔芯、针头、消毒液、棉签等
三腔二囊管压迫技术
11.正确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17
双气囊三腔管止血训练模型
1个
18
三腔二囊管
1根
19
床边牵引装置
1套
其他:治疗碗、弯盘、止血钳、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液状石蜡、纱布、无菌手套等
监护仪监护技术
12.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
13.能识别心电监护异常信息
20
心电监护仪
2台
其他:监护导联线、电极片、生理盐水等
内科护理技术综合训练
14.能运用辅助教学系统,巩固内科护理技术
21
开放式内科护理辅助教学系统
1套
手术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室︶
手术室环境护理
技术
1.熟悉手术区域通道与区域划分要求;
2.熟悉手术间设计要求;
3.熟悉标准手术间内设备配备要求
1
工作人员更衣通道
1个
2
病人进出通道
1个
3
三个区域:限制区:手术间、准备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及洗手间;半限制区:更衣室、办公室、设备储藏室等;非限制区:污物处理室等
1套
4
门、窗、地面、墙壁
1套
5
手术床
1台
6
无影灯
1个
7
麻醉呼吸机
1个
8
多参数监护仪
1个
手术室无菌技术
4.正确实施外科手消毒操作
9
手术室洗手池
2套
其他:①外科免洗手消毒法所需物品:手术室用拖鞋(方便消毒),洗手衣裤,口罩,帽子,外科手清洗剂,无菌小毛巾(或干手器),外科免洗手消毒液,计时器或壁挂式钟表。②碘伏或其他消毒液刷手法所需物品:手术室用拖鞋(方便消毒),洗手衣裤,口罩,帽子,可高压储刷器、手刷,软肥皂(刷手液),无菌小毛巾(或干手器),无菌换药碗或其他盛放消毒液的容器,碘伏或其他消毒液,计时器或壁挂式钟表
手术护理技术实训室(模拟手术室)
5.正确穿脱无菌手术衣、脱戴无菌手套
10
无菌手术衣
10件
其他:无菌乳胶手套、一次性手术衣、无菌生理盐水、三叉钳、卵圆钳、镊子等各类无菌持物钳
6.能配合安置手术病人体位;
7.能配合医生完成消毒铺巾操作
11
手术床
1台
12
无影灯
1个
13
模拟人
1个
14
手术器械台
2台
其他:消毒铺巾敷料包,内置物品:无菌治疗巾4块、中单2块、剖腹单1块、有齿卵圆钳2把、消毒皮肤用纱布块2-4块、布巾钳4把或无菌皮肤用贴膜、常用皮肤消毒液
8.能正确辨认手术器械、物品;并说出常用手术器械、物品用途;
9.能做好器械台管理,正确传递器械
15
常用手术器械包
2套
其他:手术巾,中单,纱布垫,纱布,桌单,洞巾,各种缝针、缝线、头架、臂架、体位垫(各种规格),脚踏,污物桶或污物盆,坐凳等
外科护理技术实
训室
外科护理基本技术
1.正确实施备皮操作
1
成人护理人
5台
其他:备皮包(包括医用脱毛剂、消毒湿巾或纱布、一次性检查手套)、剃毛器、毛刷、纱布、肥皂水、手电筒、酒精、滑石粉等
2.正确实施换药操作
2
床单位及床上用品
5套
3
换药车双层三层
3辆
4
创伤护理模拟人
1台
5
局部创伤模型
5套
其他:无菌换药包(弯盘或治疗碗、镊子、纱布和棉球等),有盖搪瓷杯,有盖方盒,剪刀,止血钳,各种规格刮匙、探针,持物钳与无菌罐,肢体托扶架,手套,污物桶,常用消毒剂及外用药物等
3.正确实施引流管、引流袋的护理操作
6
闭式引流拔管换药模型
5套
7
各类引流物
10套
其他:无菌胸腔引流瓶、无菌引流袋、换药碗、弯盘、止血钳、无齿血管钳、量杯、注射器、治疗巾、污物桶、量尺、别针、无菌手套、纱布、棉签、胶布、无菌生理盐水、消毒液等
4.正确实施造瘘口护理
8
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
2台
其他:造口袋(一件式造口袋、两件式造口袋、开口式造口袋、闭口式造口袋)。建议示范的设有造口护理的单独空间,展示各种造口模型、造口袋及造口护理相关用物等
5.正确实施胃肠减压操作
9
鼻饲与洗胃模型
5台
10
胃肠减压吸引器
2台
其他:胃肠减压包:镊子2把、血管钳1把、纱布、小瓷杯、治疗巾,一次性胃管或双腔管(米-阿氏管),润滑剂、注射器、医用冲洗器,治疗碗(或弯盘),污物盘,剪刀,丝线等
6.熟悉单手打结及持钳打结的操作程序,能够辨认假结和滑结
11
外科打结技能训练模型
3台
其他:细绳、持针钳、丝线卷等
外科护理基本技术
7.熟悉切开、止血、缝合、拆线等基本操作程序
12
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模型
3套
13
多技能外科训练组合模型
3台
其他:手术刀,血管钳,线剪、拆线剪,持针钳,缝针、缝线,有齿及无齿手术镊,换药碗,弯盘、洞巾,纱布、绵球等消毒物品
8.能配合医生完成骨牵引术,并正确实施术后护理
14
骨科牵引床
1张
15
牵引用物
1套
其他:胶布或皮牵引套、苯甲酸酊、纱布、绷带(宽窄不同)、棉垫、石膏绷带、石膏衬垫、石膏剪、剪刀、棉花、毛巾、橡胶单、石膏支垫、脸盆或桶、烤灯、夹板(各种规格)、纸压垫、束带等
外科护理技术综合训练
9.能在课堂外使用辅助教学系统,巩固外科护理技术
16
开放式外科护理辅助教学系统
1台
急救护理技术实
训室
院外急救技术
1.正确实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操作
1
轮椅
1台
2
平车
1台
3
担架
2个
4
夹板
10套
5
固定器具
4套
6
创伤护理模拟人
5个
其他:充气止血带、橡胶止血带、绷带、纱布、三角巾、腹带、胸带、丁字带、毛巾、头巾、衣服、棉垫等
2.正确实施现场心肺复苏(CPR)操作
7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
5个
8
心肺复苏按压板
5件
9
简易呼吸气囊
5件
其他:纱布、一次性心肺复苏训练屏障消毒面膜等
院内急
救技术
3.能实施进一步生命支持技术
10
呼吸器
4件
11
电除颤仪
1台
12
监护仪
2台
4.正确实施环甲膜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5.协助医师完成环甲膜穿刺和切开
13
环甲膜穿刺和切开训练仿真模型
4台
6.正确实施气管切开术前、术后护理;
7.协助医师完成气管切开操作;
8.能配合完成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
14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4台
15
喉镜
4套
其他:牙垫,胶布等
16
气管切开包
4套
其他:无菌手套、消毒用品、1%普鲁卡因、生理盐水、吸引器、吸痰器、照明灯等
9.能在模型上完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PICC)
17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训练仿真模型或PICC训练仿真模型
4台
其他:深静脉穿刺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套管针、扩张管、生理盐水、5mL注射器及针头、1%普鲁卡因等
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及分娩机制的识别
1.正确识别女性生殖系统及分娩机制解剖结构
1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2个
2
女性骨盆模型
10个
3
女性骨盆附生殖器官模型
2个
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技术
2.正确测量宫高、腹围;
3.正确进行腹部四步触诊;
4.正确进行骨盆外测量
4
孕妇产科检查模拟人
2个
5
骨盆外测量器
10套
6
软尺
10个
胎儿监护技术
5.正确进行胎心监护
7
胎心监护仪
1台
8
多普勒胎心监测仪
1台
正常分娩环境护理技术
6.熟悉产房布局和设置
9
产房
1套
接生配合技术
7.正确实施接生配合
10
多功能产床
2张
11
产科接生操作台
2辆
12
婴儿辐射保暖台
1台
13
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
2个
14
电子婴儿秤
1个
15
卧式婴儿身长测量板
1个
16
产包
2个
17
会阴缝合包
2个
18
会阴冲洗用物
10套
19
手消毒设备感应式或脚踏式出水医用洗手池,整妆银镜,洗手池应有不少于5个出水龙头
1套
其他:手术室用拖鞋(方便消毒),洗手衣裤,口罩,帽子,可高压储刷器、手刷,软肥皂(刷手液),无菌小毛巾(或干手器),无菌换药碗或其他盛放消毒液的容器,碘伏或其他消毒液,或免洗手消毒液,计时器或壁挂式钟表
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新生儿护理技术
8.正确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20
新生儿窒息复苏模型
2个
21
新生儿咽喉镜
2个
22
新生儿气管插管抢救包
2个
23
新生儿复苏气囊
2个
24
吸氧设备
2套
其他:纱布、无菌手套、棉签、皮肤消毒用品等
9.正确实施新生儿抚触;
10.正确实施新生儿沐浴、游浴
25
婴儿护理模型
10个
其他:操作台、润肤油、毛巾、一次性尿布、衣服等
26
婴儿游泳池
2套
其他:婴儿游泳圈、垫在游泳圈里的小手绢(质地要柔软)、护脐贴、润肤油、护臀霜、大浴巾、逗引玩具、洗澡用具(婴儿用的洗头水、浴液),轻柔、欢快的音乐
27
婴儿洗浴池或浴盆
5套
其他:操作台、水温计、浴巾、婴儿洗发液、洗浴液、洗浴垫板等
指导母乳喂养技术
11.指导产妇正确实施母乳喂养;
28
婴儿护理模型
10具
妇产科护理技术实训室
12.正确实施乳房护理
29
乳房按摩模型
5个
助产技术
13.正确实施助产技术操作
30
难产示教训练模型
2个
31
胎头吸引器
2个
32
产钳
2个
会阴切开缝合技术
14.正确实施会阴切开缝合术
33
会阴切开缝合技能训练模型
4个
34
外阴缝合练习模型
4个
妇科检查护理配合技术
15.正确配合实施妇科检查
16.正确实施会阴擦洗;
17.正确实施会阴湿热敷;
18.正确实施阴道灌洗;
19.正确实施阴道及宫颈给药;
20.正确实施坐浴
35
妇科检查床
4张
36
妇科检查模型
4个
37
会阴擦洗用物
5套
38
会阴湿热敷用物
5套
39
阴道灌洗用物
5套
40
配合阴道及宫颈给药用物
5套
41
坐浴用物
2套
其他:手套、纱布、棉球、0.1%苯扎溴铵溶液、0.2%碘伏溶液、1∶
高锰酸钾溶液、医用凡士林、50%硫酸镁或95%酒精等
计划生育手术配合技术
21.正确配合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和取出术;
22.正确配合人工流产术
42
宫内节育器放置和取出术器械包
1套
43
人工流产手术器械包
1套
44
负压吸引器
1台
其他:手套、脚套、纱布、吸管、棉球、0.2%碘伏溶液等
儿科护理技术实
训室
一般测量技术
1.正确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
1
婴儿护理模型
10具
2
电子婴儿秤
2台
3
坐式体重秤(幼儿)
1台
4
儿童体重秤(可测身高)
1台
5
卧式婴儿身长测量板
2台
6
软尺
20个
约束技术
2.正确实施小儿约束技术
7
手足约束带、丁字带、包单
10套
其他:婴儿服、一次性尿布、毛毯、衬垫等
哺喂技术
3.正确配乳并使用乳瓶喂乳
4.正确指导母乳喂养
8
配奶用具
10套
其他:奶瓶、奶嘴、奶瓶刷、小方巾10套等
更换尿布技术
5.正确更换尿布
9
婴儿护理模型
10具
其他:布尿布或一次性尿裤、尿布桶、棉签、护臀霜、小方巾、盆等
臀部护理技术
6.正确实施红臀护理
10
红外线灯或鹅颈灯
1台
其他:布尿布或一次性尿裤、尿布桶、棉签、护臀霜、小方巾、盆等
儿童床使用技术
7.正确准备儿童备用床
11
新生儿床
5张
12
婴儿、儿童高护栏安全床
5张
其他:被套、被子、枕头、枕套、床单、床垫等
婴儿抚触技术
8.正确实施婴儿抚触
13
婴儿护理模型
10具
其他:操作台、润肤油、毛巾、一次性尿布、衣服等
婴儿游泳技术
9.正确实施婴儿泳疗运动
14
婴儿游泳池
2套
其他:婴儿游泳圈、垫在游泳圈里的小手绢(质地要柔软)、护脐贴、润肤油、护臀霜、大浴巾、逗引玩具、洗澡用具(婴儿用的洗头水、浴液),轻柔、欢快的音乐
婴儿沐浴技术
10.正确实施婴儿沐浴
15
婴儿洗浴池或浴盆
5套
其他:操作台、水温计、浴巾、婴儿洗发液、洗浴液、洗浴垫板等
儿科护理技术实
训室
小儿心肺复苏术
11.正确实施小儿心肺复苏技术
16
儿童心肺复苏模拟人
2具
17
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2具
婴儿培养箱使用
技术
12.正确使用婴儿培养箱
18
婴儿培养箱
1台
辐射保暖台使用
技术
13.正确使用婴儿辐射保暖台
19
婴儿辐射保暖台
1台
光照技术
14.正确使用光疗箱
20
新生儿光疗箱
1台
其他:避光眼罩、尿布
头罩吸氧技术
15.正确实施头罩吸氧操作
21
吸氧头罩
5个
小儿静脉输液技术
16.正确实施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操作
22
幼儿全身静脉穿刺模型
2个
23
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模型
5个
其他:弯盘、棉签、消毒液、胶贴等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应当建立满足护理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类。
医院、医院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见习教学项目的要求。
医院、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及与专业技能方向相关的机构为毕业实习基地,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等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
学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书,明确管理职责学校应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三)教学资源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视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医疗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