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是泉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的互动类栏目,是公众了解、参与和监督政府及部门工作的窗口,是联系服务群众、展示政府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泉州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本台新闻综合频道具体承办,旨在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增进互动交流、回应社会关切,建设服务型政府。
4月8日(周四)
《在线访谈》第二十五期
本期节目邀请了
医院
4月8日,医院院长苏智军带领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走进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在线访谈》直播间,现场就有关医疗收费、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以及医务人员的行风等相关问题与广大市民群众在线互动交流。
针对本期节目,《在线访谈》全媒体报道组事先对本期节目展开了前期调查。您认为医院的服务态度如何?超四成受访者认为服务态度较好;仅两成左右认为一般。市民认为“医院服务好医院好坏的重要标准”,有受访者反映:之前在城东分院,医务人员在患者咨询时显得不耐烦,医院能够重视这方面的管理。
《在线访谈》社情民意观察员张传江:
他们(医务人员)每天要看的患者很多,但作为患者可能又渴望了解更多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让病人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暖,不仅能给他们治病,也能给他们心灵更多的慰藉,也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
您认为医院在就医流程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候诊时间、等待报告或等待检查的时间太长,存在插队现象;不少市民表示,缴费、购药等流程还是有点繁琐,希望能医院建设。不过也有一些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反映,现在很多流程都在手机或自助机上操作,对年轻人来说是便捷,对他们而言却是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希望院方为老年人增加专门的导诊员或开辟绿色通道。此外,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每位病人只能有一名陪护,多数市民虽能理解这项规定,但现实中常感觉力不从心。
《在线访谈》社情民意观察员王建通: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工作也比较忙,有时候看病做检查,从头到尾下来有时要将近一个礼拜,年轻人怎么能请假这么多天呢,一般是自己老伴在陪护,看这方面能不能想一些积极的办法,让老年人在陪护方面多一些关心和照顾。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因此,医德医风对于一名医生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不少受访者想要了解医院在行风建设方面的举措,希望相关负责人在线上加以介绍。
简化看病就医的流程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医院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医生指定患者院外购药这一问题怎么管理?
医院在节目中,
针对市民朋友们关心的这些话题,
一一进行回应。
在线访谈实录//1、医院有无陪护病房吗?回应:对此,医院院长苏智军解答说,无陪护病房是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大力推广的一项便民服务措施之一。由于现代的家庭结构、工作节奏的变化,医院的规模、信息化建设,检查和治疗手段的精细化、复杂化给一些患者带来不便,很多市民呼吁能够有更多无陪护病房的推出。去年,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医院在东街和城东院区均开设了无陪护病房,得到了很多市民的认可和肯定。无陪护病房的收费参照的是上级部门制定的指导价,也可以几个病人合请一个护工进行陪护。
//2、医院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停车难问题?回应:针对这个问题,医院党委副书记、东街院区执行院长谢文钦回应,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医院“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医院管理层也非常重视。目前,东街院区平均每日进出车辆达左右辆,仅有个停车位;城东院区平均每日进出车辆达左右辆,目前投入使用停车位个左右。医院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如遇行动缓慢患者上下车易出现道路堵塞。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医院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医院倡导员工绿色出行,把医院紧缺的停车资源让给来院群众及患者。二是建设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有序疏散。三是与交警部门配合,医院入口、出口处的车辆引导,缓解交通压力。医院也配备一定的保安人员进行引导,指挥院内交通。四是院方加强对就医者的宣传,建议来院车辆,东街院区,可将车车辆停靠至南俊新街停车场、东菜市场地下停车场,也可停靠在侨乡体育馆后转乘公共交通工具到院。城东院区可停至对面海峡体育场。
此外,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城东院区二期地下停车场正在加紧推进,计划开放地下个停车位,并适时引入智能停泊引导系统,让停车更为有序。停车难确实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此呼吁广大市民就医时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预约就医并提前15分钟到达以避免车流和人流扎堆的现象,医院就医时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进行停车和上下车,不占用急救通道和消防通道,保障就医安全。
//3、医生指定患者院外购药这一问题怎么管理?回应:对此,医院院长苏智军解答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如果医生有指定院外购药行为,欢迎给我们提供线索,医院的监督举报,一经查实,将进行严肃处理。
近年来,对于院外购药问题,上级十分重视。我院也将院外购药行为纳入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专项工作重点。一方面规范院外购药行为;另一方面细化处罚措施,强化结果运用,严厉查处个别违纪违规的指定院外购药、“大处方”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制定院外购药管理规定,规范院外购药处方行为。为切实保障患者权益,保证临床治疗质量,根据国家卫健委“九不准”、《泉州市医疗机构院外购药有关规定(试行)》《医院职工奖惩条例》、《医院机关工作人员效能问责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年12月医院制定了《医院院外购药暂行管理规定》,明确院外购药的适用范围、处方流程、监管措施及违规处置办法等。二是成立院外购药管理工作小组,形成监管合力。院外购药管理工作小组主要由监察审计科、医务部、药剂科、人力资源管理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医院院外购药管理规定的制定、监督落实、宣传培训和违规处置等。三是门诊患者有自主选择购药的权利。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儿科处方外,允许门诊患者或其授权人持医师处方自愿到依法许可的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院现有品种或院内同类可替代品种;确因治疗需要需院外购药的,须与门诊患者或其授权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不得指定、诱导和强迫患者到指定药品经销企业(含医院自费药房、自办药店)或其他医疗机构购买。四是住院患者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外购药品。若属患者治疗必需用药、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未涵盖、且院内无同类可替代药品,方可使用外购药品。住院患者院外购药须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为患者开具外购药品处方时,应严格履行书面告知,明确告知使用范围、用途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