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皮卡丘》上映了,有去给萌萌哒的皮卡丘打CALL的妈妈么?鱼妈上周末去影院啦,虽然剧情......(以下省略剧透字),但作为90后一代人的童年回忆,给童年爱豆捧场的感觉特奇妙。
持宠卖萌说的就是我啦
皮卡皮卡~piu~~
但是一代萌神皮卡丘,实际上曾也闯过弥天大祸,并因此改变了动画片的审片规则。这件事还要回溯到22年前——年的“3D龙事件”。
3D龙事件
当时动画片《精灵宝可梦》(中文译名《宠物小精灵》)在东京电视台正式亮相,凭借萌萌哒的形象及特殊宠物进化机制,一时圈粉无数更红遍亚洲。但当年12月16日傍晚,东京电视台播放至第38集《电脑3D龙》时,日本境内大批儿童因观看该集动画片,竟出现身体不适、头晕目眩、呕吐的情况,更有多孩子出现暂时失明、抽搐及晕倒等症状而紧急住院。
罪魁祸首
第38集剧情画面
东京电视台紧急停止了该动画片的播放,经过专家对该集动画片逐帧审查,发现了诱因是当晚一段爆炸场景——因大量使用红蓝帧并高频(1/12秒的频次)闪烁而引发的这次集体事件。
该画面可能引起极其不适,请考虑右滑动
这是由于对比十分强烈的红蓝底色,在高频闪烁的时候,会给大脑带来非常大的刺激。特别是视网膜发育不健全的幼儿,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呕吐甚至暂时失明、晕倒等出现类似癫痫病的光过敏症,简称——光敏性癫痫。
目前光敏性癫痫的发病率大概是1/,不仅仅是色彩艳丽、闪烁过快的动画片,树叶间歇穿过的阳光、铁路栅栏透出的强光、湖面上的粼粼波光、夜间变幻的霓虹灯……等等光源变化带来的刺激都会诱发脑神经痉挛反应。
该画面可能引起极其不适,请考虑右滑动
光敏性癫痫患者尤以幼儿居多,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发育至5岁左右才能建立精准融像功能;5岁以下的幼儿仍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其眼睛并不具备像成人一样可以观看快速运行图像的功能。
层出不穷的视觉污染事件的现状
“电脑3D龙”事件改变了东京电视台甚至全日本电视台的审片机制:引进了专门的检查系统,及时检查并剔除过度刺激的视效画面。但是时至今日,因动画视效而引起的光敏性癫痫事件仍层出不穷:
年6月迪士尼及皮克斯合作的电影——《超人总动员2》上映,票房口碑一路上涨。但是很快,电影因其存在几处对比强烈的画面容易诱发光敏性癫痫,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该画面可能引起极其不适,请考虑右滑动
由于无法及时下映修改,影片方及中国电影公司只能通知并要求各影院在售票处或影片海报显眼处增加做出观影不适的提示。
另外除了刺激性强烈的动画影片画面,电子游戏界面也会诱发敏性癫痫:
年10月在线游戏《魔兽世界》中更新的任务——“窥探记忆”,因开启任务时会导致画面突然出现白屏闪动,出现玩家不适并引发光敏性癫痫的事件。
目前欧美,日本对于影片的审核上,推行严格的分级制度——明确把可能造成幼儿视觉刺激的动画,提高了观影年龄界限。对于电台播放的动画片,也有需要提高室内观看亮度的提示。
目前在日本
每部动画片都会在开头有明显的
“观看时需要保持室内充足光线”的提示
而我国也在年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中,明确对“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身体或心理不适的”,做出“应当予以提示”的规定。
婴幼儿观看电视动画须知
现在由于电子产品普及率高,很多家长在孩子吵闹的时候会选择给孩子看动画片,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但这是绝对是不负责任,极度错误的做法!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在其发布的有关幼儿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健康成长,儿童需要少坐多玩》上,明确指出:2岁以下幼儿不要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5岁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
所以在孩子观看电视动画时长及内容选择上,爱豆育儿郑重提醒各位家长:
1
2岁以下的宝宝
绝对不要看电视节目及动画片
这是因为宝宝正处于大脑的成长发育阶段,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黄斑及控制瞳孔的肌肉也尚未发育完全。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尚处于对“立体”形象的接受和学习的阶段。如果过早接触动画,不仅会因屏幕光线强弱、快速跳跃画面造成眼睛的不适,更会因为视效中70%-80%的蓝光导致感光细胞或黄斑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并积极接触大自然:
家长应多带宝宝外出,鼓励并引导宝宝学着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玩耍,建立宝宝早期社交技能;也可以尝试亲子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及提升亲子情感。
2
2岁-5岁的宝宝
可以适当看电视节目及动画片
2岁以上的宝宝通过适当的观看动画片,可以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提高认识水平。并且通过健康内容动画片的观看,模仿,可以了解和认知不同的社会角色,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行为规范,有利于提升孩子对社会的认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1.观看时长,每次需要控制在15~20分钟内,一天内不能超过1小时。且需要间隔衔接两次节目观看,避免孩子眼睛过度疲劳,影响视觉发育及甚至睡眠规律;
爸爸妈妈最好选择
每集时长度在3-5分钟内的动画片
如《小猪佩奇》
给宝宝观看
2.观看画面的选择上要以柔和简单为主,避免看闪动过快及色彩对比跳跃的动画,降低出现光敏感癫痫概率;
3.观看内容的选择上以符合宝宝年龄段、能理解的为主,严禁孩子观看年龄段内还不能接受或恐怖、或过度兴奋的内容;
4.观看时间,应以白天为主。若夜间观看,需要保证有明亮的室内光,避免宝宝眼睛疲劳;
5.在观看电视动画时,尽量选择加大的电视屏幕,不要选择手机或ipad等屏幕过小的显示屏,避免因为孩子低头观看屏幕引发的脊椎不适。
3
如果孩子已养成依赖电视动画的习惯
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进行干预和纠正
1.观看电视动画前,和宝宝约定观看时间
家长可以用中性描述的方式告知孩子:
我觉得看太久时间,你的眼睛会酸痛,上次我看见你看动画片xxxx的时候就在揉眼睛,是难受了么?那么这次我们看一个故事,就休息好么?
在约定观看时长的时候,不要用几分钟这样的词语,因为大部分孩子并没有时间观念,并不懂这几分钟到底是多久的时间。所以家长需具化描述时间概念,可以用“一集动画片”、“一个故事”、“我从1数到”这样告知孩子观影时间;
借助计时器等小道具,告知孩子在某个范围内可以看电视动画。
在各大购物平台,搜索“儿童沙漏计时器”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各时间段沙漏
如:刷牙可以选择2-3分钟时长
电视观影可以选择5-15分钟时长
2.当观看时间结束,孩子却哭闹不答应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让自己保持冷静和坚持底线;
第二,允许孩子发泄情绪,用中性描述方式告知孩子:我觉得你现在很生气,如果你觉得哭闹能让你好受,就先哭。等你不哭了,我们再说说话;
第三:平静地告诉孩子:要是不哭了,我们还能看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结束了我们就真的不能看了;
第四:电视动画结束后,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关闭电子产品或电视,并告诉孩子:你能自己关掉电视/ipad/手机,真是太棒了。
需要注意的是:
鼓励孩子不能泛指,用一句“你真棒”一带而过,需要鼓励到具体的事情。不然会让孩子的盲目自信,过于自我且固执,更不易接受挫折。
3.如果按上面方法做了,孩子仍然依赖电视动画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控制家长自己的情绪,我们允许孩子犯错,并一定不能给孩子贴标签,比如用高尖且情绪化的语调斥责孩子:
我这是为你好!你就像xxx一样,没出息。
检查自己是否正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教育孩子?孩子只是有样学样而已。
不管我们多苦多累,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为了孩子,请严格控制孩子和自己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分享工作中的见闻,聊聊生活中的趣事,毕竟一天24小时,除去工作、路程、三餐、睡眠,您真正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仅有几小时。
Tips:
若文中部分动图让您感觉十分不适:
1.轻微不适可应闭上双眼或遮住一只眼,缓解眼部疲劳;
2.明显难受、眩晕者,请酌情考虑问诊眼科医生,是否有光敏性癫痫,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文:被配图闪瞎的鱼妈
———我是章岚医生直播课的预告分割线———
你是否为宝宝吃辅食哭闹而苦恼么
你是否为宝宝拒绝尝试食物而烦心么
你是否为宝宝挑嘴偏食而困惑么?
宝宝吃饭时
要不要有仪式感?
(包括固定坐席、餐具)
要不要给予玩具培养自主进食习惯?
要不要一勺一勺填鸭式的喂?
在本次《宝宝喂养行为培养》直播课程中,章岚医生将花上60分钟为您具体讲解宝宝喂养行为如何培养,喂养问题如何预防等方法。
课程大纲
超值福利
免费获取价值88元《婴幼儿及其照料者》书籍
《婴幼儿及其照料者》
你知道婴幼儿照料有哪些原则吗?
参与、优质时间、沟通、完整的人、尊重、真实感受、以身作则、解决问题、信任、发展质量。
这本红遍美国幼儿教育的书籍,早已作为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培训用书。全书切合NAEYC的项目标准,是作者基于40多年的幼教经验,总结一套非常符合宝宝教育的书籍,非常适合爸爸妈妈们~~
参与方式
~扫描或长按